SOGO論壇

標題: 道士修持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 雲遊參訪 [列印本頁]

作者: 個人言論    時間: 2021-4-13 00:36:12     標題: 道士修持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 雲遊參訪

道士修持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 雲遊參訪

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道家出遊尋真問道,謂之雲遊。道士,奉天之士也。謂本乎天者親上,故曰云游」。

雲遊者必須對道術的鑽研,行持有一定水準。“其雲遊之士,必會祈晴禱雨,祛邪斷佐,拯災援難,及善風水,能風鑒,會星命,能吟作,會書畫,方可遊也。不然則凡俗之士也。”


道教初創時,並無雲遊之說。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道教的傳播,宗派的分立,經籍的枝蔓,一些著名的高道都曾經外出訪道,例如劉宋高道陸修靜為搜求道書,尋訪仙蹤,遍游名山。

北魏高道寇謙之祖籍上谷昌平,後移居馮翊萬年(今陝西),遇仙以後,又入華山、嵩山等名山修煉。

但天師道對道士的雲遊未曾作出制度類的規定。全真派創立以後,隨着全真宮觀的發展以及參照佛教寺廟建立了叢林制度,這就為雲遊的全真派道士排除了雲遊時可能發生的生活困難,於是全真派道士雲遊和掛單住觀就正式成為道士修持生活的一種形式。


歷代全真派道士都十分重視雲遊參訪。

雲遊參訪的作用:道士離觀雲遊,路途遙遠,風餐露宿,食無定時,歇無定處,非常艱苦。

正一派和全真派道士都將雲遊作為體現苦行勵志的一種手段,也是對道士信仰和意志的磨鍊。


明代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在《道門十規》中要求「出家之後,離情割愛,舍妄歸真。必當以究明心地,修養性天為務。操戒行,磨鍊身心,支笠簞飄,孤雲野鶴。或遇名山洞府掛搭安單,參謁明眼師匠,問道親師,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徹宗門,玩味法亂,不以利名掛意,富貴留心。雖飢風暑之切身,不易其操;雖困貧苦之役心,不奪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謙和,卑下柔弱,精神純一,心存柔遜,性戒剛強」。


為了在雲遊中生存和傳道,雲遊的道士還必須具備多種宮觀外生活的本領。

明清以後,全真派對雲遊更為重視。通常雲遊者只攜衣裝、潔具、缽盂及方便鏟(用於掩蓋大小便)。陸地應徒步;行于山野時或戴雲笠遮陽擋風沙。路途日暮可投店歇宿。但也常歇於涼亭或野地。雲遊至道教叢林,可以掛單住廟。雲遊生活艱苦,對於雲遊者的宗教修持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鍛煉。

全真祖師們的詩文中,對雲遊參訪也多有述及,要求雲遊的道士,只攜帶衣裝、潔具、缽盂以及方便鏟、雲笠、蓑衣等等。在雲遊中既尋師訪道,又弘傳道教。


來源:道站


附件: 82-5.jpg (2021-4-13 00:35:37, 24.1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yMDgxMTd8NjhkMzc0OTV8MTc1NDU0MzE1OHwwfDA%3D

附件: 82-3.jpg (2021-4-13 00:35:29, 37.79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yMDgxMTR8N2E4ODZlMGZ8MTc1NDU0MzE1OHwwfDA%3D

附件: 82-2.jpg (2021-4-13 00:35:31, 18.7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yMDgxMTZ8MmIwN2QxYjF8MTc1NDU0MzE1OHwwfDA%3D

附件: 82-1.jpg (2021-4-13 00:35:31, 13.48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yMDgxMTV8NDFhYzYyMDh8MTc1NDU0MzE1OHwwfDA%3D

附件: 82-4.jpg (2021-4-13 00:35:37, 58.74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yMDgxMTh8ZWYwY2Q0NjB8MTc1NDU0MzE1O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