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不可說的話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2021-6-26 01:09:08
標題:
不可說的話
不可說的話
說話不只要說得有學問、有藝術、有技巧,還得看時間、看地點、看對象……。台灣俗語云:「飯可以隨意吃,話不能隨意講」,主要在告誡我們,開口之前必須細細思量,那些話能說,那些話卻是萬萬說不得。波斯有句格言:「槍傷或許還可以治療,唇舌造成的傷口卻永不癒合。」足見言語的力量是如何巨大。什麼話不可說?
第一、不分青紅皂白的話不可說:現今是個實事求是的文明時代,說話須秉持「有幾分則說幾分」的原則,倘若信口開河、不分青紅皂白,隨便亂說,將會惹下禍端,造成莫大的影響與傷害。有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無法確認的言語,還是有所保留為宜。
第二、不知輕重緩急的話不可說:心中有言不吐不快嗎?講話,除了自己所知所想以外,還須懂得分辨輕重緩急;有急迫性、非處理不可的,是比瑣碎雜事更為要緊,或是對大家有用處、關係利害得失的,皆可列為重要的話。總之,話有輕重緩急,要仔細考慮,不能隨便亂說。
第三、不懂人我立場的話不可說:有的人說話,不問張三李四,也不顧你我他,一有什麼事就表示意見,就隨便亂說,毫無顧念他人的立場,不懂得體諒對方的感受,如此,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說出的話如同覆水難收,所以還沒有弄懂別人的立場之前,不能隨便先說。
第四、不明上下倫理的話不可說:長幼有序,上下有禮,面對不同職稱、身分的人,有不同的說話原則,如對頂頭上司說話,自然與家中兒女對談的方式不同。每一種身分,亦有符合自身的說話模式與特殊用語。當無法斷定對方的身分,不明上下倫理、利害、得失、關係之際,奉勸還是少開尊口,以免鑄成大錯。
《太平御覽》裡,子禽問墨子,多說話有什麼益處?墨子說:「蛤蟆、蛙、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因此,話要說得適時、說得中肯、說得確實、說得有理;說好話、說恭敬的話、說明理的話、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話,這是很重要的。此四點,是我們每一個人說話時應切記的:
第一、不分青紅皂白的話不可說。
第二、不知輕重緩急的話不可說。
第三、不懂人我立場的話不可說。
第四、不明上下倫理的話不可說。
(星雲法語)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6-26 16:20:17
說話不只要說得有學問、有藝術、有技巧,還得看時間、看地點、看對象……。
佛陀不會教人 去做這些。
講這些都是
世間求生之道
。而不是
出世法
/解脫道。
《大方等大集經》
住初禪者
滅音聲刺
。住第二禪者滅覺觀刺。
住第三禪者滅喜刺。住第四禪者滅出入息刺。
佛陀教的是,一步一步 邁向解脫,
邁向解脫的第一步是 初禪的滅「聲刺」。
「聲刺」就是
出聲講話
。證初禪的人 變得靜默。話少。
證二禪的人,平常不會再亂起雜念。這叫做 滅「覺觀」
證三禪的人,於初禪和二禪 打坐時的喜樂感 消失。
研究如何講話,這是世間求生技倆。
既然初禪就要滅
聲刺
,這說明
話語
也是
修道人
所要除滅的一種行為
因此真正的修道人 不會去鑽研講話技巧。修行人話少,自然不會惹事生非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