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聖嚴法師:心無掛礙
[列印本頁]
作者:
現在登入
時間:
2021-8-23 04:07:34
標題:
聖嚴法師:心無掛礙
聖嚴法師:心無掛礙
菩薩因為已到無所求無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力量所致。由於般若的空慧,已將一切自我的執著掃蕩清淨,自心即是清淨的智慧,等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佛心,等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照,亦無痕跡,正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心的功用,無心的執著,所以是「心無掛礙」。
普通人無法做到心無掛礙的程度,因為凡是起心動念,都有主觀的立場,既然缺省立場,就不容易把心門敞開,尊重他人、接受他人。如果經常學習菩薩精神,以慈悲為著眼,以智慧作指導,就能凡事多為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諒解他人、同情他人、協助他人,而少為自我的主見作保護,少為自我的得失作考量,則雖不能「心無 掛礙」,至少也能心情愉快了。
不妨將菩薩的心,譬喻成山中的一朵祥雲;雲是不請自來的,不驅自走;雲在山巒之間,穿來穿去,游走自在,遇到了山峰,不會被擋住,越過山巅,繞過山腰,消失於無形。雲是有的,但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阻礙,因為它本身沒有固定的目的,沒有固定的形體。雲在遇到不同的氣溫氣流,便會隨緣變化成雨、露、雹、雪、霜、冰以及水、氣等形狀。這就是菩薩無心如雲出岫的意思。凡夫也不是完全不能學習的。
掛礙是妨礙、牽掛的意思,也是心有煩惱、病態的意思,有掛礙的心,就是心有了牽累障礙的病。例如《維摩經》說維摩诘長者因為眾生有疾,所以維摩诘長者也示現有疾;眾生害了生死煩惱的大病,所以心有掛礙,菩薩已離生死煩惱大病,所以心無掛礙。菩薩為了慈悲眾生,示現於眾生群中,看來也象是掛礙有病的眾生,但他們的內心已空無一物,故名心無掛礙。
來源:學佛網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8-23 10:08:59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8-23 10:14 編輯
《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心的功用
,無心的執著,所以是「心無掛礙」。
魔子魔孫 繼續傳承邪師
胡說八道 妖言惑眾
的
滅佛任務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諸如來 心都
無所住
。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如來
不作意思惟
以
無功用
。亦不分別 以成其事。
不作思惟
心無功用
。一切成就。
《大寶積經》
離心意識
而能作諸佛事。以
無功用
故。
如來
無所住
,已經
離心意識
。因此不再有
心
的功用。
根本不是邪師所胡扯的"還有
心
的功用"
。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8-23 10:21:35
《大方廣佛華嚴經》
彼
無心意識
。亦
無起心想
諸佛之境界 。究竟無生滅
當
無所住
時,便能
遠離心意識
,從此不再
起心想
。
心無功用
意思就是指:已經
無念 無思 無想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8-23 10:36:13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8-23 10:37 編輯
「
無所住 而生其
心
」
很多人 包括那些自稱師者,看到有個「
心
」字,就自作聰明說:心還在作用.
根本都是在 望字生義
《佛説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
菩提心
不於身住。不於語住。不於心住。是故菩提心一切
無所住
。菩提心
無住
「
無所住 而生其
心
」其實是指:無所住 能生出
菩提心
菩提心 雖然有個「心」字,但其實祂是
無心.離心
諸佛用祂們的
菩提心
,在
無念 無思 無想
下,仍然能作眾事。
因此佛經說,諸佛
不思惟 心無功用
,照樣能完辦一切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