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外地區」中國雲南 昆明 — 西山龍門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1-10-5 07:34:15
標題:
「國外地區」中國雲南 昆明 — 西山龍門
西山唐代稱為碧雞山;元明以來稱太華山;因其在城西,群眾習慣稱它為西山。
西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華亭寺、太華寺、玉蘭園等,
但因時程關係,只能遊至位處於羅漢峰的懸崖峭壁上,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雲南最大最精美道教石窟。
『龍門勝景』雄居昆明西山眾多名勝之首,從三清閣到達天閣的曲曲折折石岩隧道,都是從懸崖峭壁上一錘一斧開鑿出來的。
這些難得的寶貴藝術遺產,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道士吳來清首先開鑿。
後吳來清病逝,楊汝蘭、楊際泰父子又繼吳遺志,招募石匠,於咸豐三年(1853年)竣工,總共歷時72年。
故有「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此次參觀路徑不是從三清閣往上走到達天閣,而是坐纜車往上到索道站,再從索道站往下走,
經龍門迂迴磴道到龍門石窟,然後拾階而下到三清閣,最後搭乘電瓶車返回停車場。
1.↘
由於下大雨,使得昆明市區成為水鄉澤國,迫使市區內的旅客無法外出,所以造成昆明附近景區的旅客大減。
上西山公園的纜車空蕩蕩沒人坐。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極佳,在古代就有 “滇中第一佳境” 之譽。
2.↘
《滇池》
滇池位於昆明市區西南,所以又稱昆明湖或昆明池,古稱『滇南澤』。
是雲南省最大面積的高原湖泊,也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
西山臨滇池邊是一條長約數公里的大斷層,乘坐纜車時既能凌空鳥瞰滇池。
可惜遇陰雨天,能見度不佳。
3.↘
4.↘
5.↘
《西山景區遊覽示意圖》
因從三清閣到達天閣間的石雕建築物都在懸崖和峭壁上,且石道狹窄,
昆明市有關部門為了解決旅客來往擁擠異常危險的問題,於1984年開鑿完成龍門迂迴磴道。
從索道站(所在位置)往下走,沿著小徑經過迎曦亭、遙馳亭、浩然亭,穿過彩雲洞前往『天臺』。
6.↘《天臺》
站在彈丸之地為百丈之懸崖峭壁上。
7.↘
龍門迂迴道『穿雲洞』誌碑
8.↘
從天臺的入口穿越『穿雲洞』,繞過懸崖斷層,就可到達懸崖峭壁上的『龍門石窟』。
9.↘
《穿雲洞》
連結天臺與達天閣的鑿洞隧道,長約47.4米,於1984年開鑿完成。
出穿雲洞再向前走幾步即可到達“達天閣”。
10.↘
《達天閣》
正門頂端刻有“達天閣”三字,兩邊側門頂刻有“名山”、“石室”、“天臨海鏡”字樣。
龍門達天閣包括石坊、平台、石窟、楹聯、神台、神像、天棚、神案、香爐等,全在整塊天然岩壁上鑿洞精雕細刻而成。
石窟有三道拱門,窟室內居中雕魁星,右雕文昌帝君,左雕關聖帝君。
在中拱門的兩側門框題有清末民初書法家趙鶴清聯雲:『舉步維艱,要把腳跟站穩;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
11.↘
達天閣峭壁上的神龕內,精雕南極仙翁坐騎飛鶴,兩側童子執拂捧果,惟妙惟肖。
12.↘
鯉躍龍門
13.↘
石坊上書寫“龍門”二字,在石坊下並刻有“龍珠”,據說摸一下能保佑人發財,吉祥如意。
達天閣前有一石護欄的半圓形小平臺,可眺望滇池煙波浩渺,上迎雲霄、下臨絕壁。
14.↘
《雲華洞》
雲華洞石道僅容一人通行,兩人相遇需側身相讓。好在今日遊客稀少。
沿石道鑿有臨懸崖絕壁石窗,可憑欄鳥瞰滇池,穿行傍崖而鑿的隧道即可到達“慈雲洞”。
15.↘
16.↘
龍門高出滇池300米,處在如斧削一般垂直的峭壁之上。
17.↘
《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名勝之首,
但長40米的雲華洞石道及龍門石窟更是『龍門勝景』之精華所在。
這段鬼斧神工的工程是由雲南名士楊汝蘭在吳來清道士死後45年,
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招募石匠,從吳來清道士最後的開鑿處-『慈雲洞』往南繼續開鑿,歷經9年打通了“雲華洞”石道。
爾後楊汝蘭之子楊際泰繼承父業,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完成“達天閣”龍門石窟工程。
打通 “雲華洞” 到開闢 “達天閣”,共歷十三年。
『龍門勝景』是難能可貴的藝術遺產,由道士吳來清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首先開鑿。
吳清來道士為修煉苦行,用了14年的時間鑿通了從“三清閣”到“石室”,又從“石室”到“慈雲洞”這兩段石道。
18.↘
《慈雲洞》
慈雲洞內的神像、神台、香爐、門楹等全都就原始岩壁鏤空雕鑿。
室內送子觀音兩側刻有對聯:『鑿石現普陀,將五百里滇池,都歸佛海;援人登彼岸,願一千雙聖手,盡化慈航』。
慈雲洞的石香爐上刻有清嘉慶辛酉年(1801年)彝族詩人那文鳳寫了二首《贈吳道士》詩。
19.↘
《鳳凰岩》
吳來清道士在石室上壁浮雕彩鳳銜書圖,所以石室又稱“鳳凰岩”。
石室外右側刻有“攬海處”三個大字;左側刻有明末傅宗龍草書聯:『一徑飛紅雨;千林散綠蔭』。
石室內左右壁上分別刻“石林”、“雲海”四個大字。
20.↘
《別有洞天》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吳來清道士就是由此首先開鑿,
爾後楊汝蘭、楊際泰父子接續開鑿,完成不朽的『龍門勝景』。
21.↘
《玉皇閣》
西山三清閣是道教宮觀,初為元梁王避暑行宮,明初改建為“玉皇閣”,
後又增建靈官殿、三清殿、三豐殿、呂祖殿、元帝殿、真武殿、七真殿、張仙殿、老君殿、抱一宮、飛雲閣、斗姆閣等,統稱“三清閣”。
22.↘
沿著石階而下,在石階旁有一“孝牛泉”
23.↘
《孝牛泉》
在真武宮後有泉一方,泉內有一尊小牛像,俗稱 “牛井” 或 “孝牛泉”。
據<昆明縣誌>記載:明嘉靖初年,道士趙煉隱居於此,苦無水,以牛載汲,垂二十年矣。
一日牛忽死,其處即陷為井,水味殊甘冽,雖盛暑不竭。
24.↘
25.↘
放眼環顧,千林綠蔭中,山徑懸崖旁,層層殿宇,飛簷疊閣。
26.↘
27.↘
28.↘
《靈官殿》
靈官殿前橫匾書“飛閣流丹”,“飛閣”指凌空修築的靈官殿及三清閣等諸建築群落,“流丹”指殿宇樓閣的紅柱之光彩。
靈官『王天君』神尊,右手持金鞭,是玉皇大帝所轄36位護法之首。
29.↘
30.↘
山腳下的售票處出入口。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