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玉樞寶經 [列印本頁]

作者: 發表回覆    時間: 2021-11-5 01:15:58     標題: 玉樞寶經

玉樞寶經

1.《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又名《雷霆玉樞寶經》或《玉樞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撰人不詳,約出於北宋末或南宋,是宋代雷法的代表性經典。


2.《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元人徐道齡編,收入洞真部玉訣類,又稱“四注本”。四個注釋分別是“海瓊白真人注”,即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1194-1230? ) 所做的注;“祖天師張真君解義”,即道教正一道祖師張道陵;“五雷使者張天君釋“,是雷府中五雷神所做的釋義;“純陽孚佑帝君贊”,即呂祖的贊。

3.《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懺》,收入洞真部威儀類。


4.《雷霆玉樞宥罪法懺》,收入洞真部威儀類。這兩部經文都是懺文,是通過誦讀經典,懺悔罪過,乞請天尊庇護保佑。

主要內容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的主要內容就是天尊對於世人的教化。此經文內容多以天尊言為起始,以天尊自述的方式,闡述得道的因由,並有兩個關鍵部分:一為論至道之理;二為人之氣數與修煉元神之法。經文中其他部分為消災解厄之法,內容提到凡是遭遇三災九厄,可按照經文內所提的方法誦持經文,或是默念普化天尊之稱號,即有諸神前來相助消災解厄。若誠心念誦此經,可得長生之法。


天尊先強調了大道的玄妙,至道深窈,不在其他。然後講到,想要學道的話,需要“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並在此處強調要“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學道之人也還需要注意自己的資質,因為人稟受的氣是不同的,風土不同,氣的清濁不同,也就導致人的智愚不同,所以在學道時的應機方便也不同。


來源:道站





附件: 90-2.jpg (2021-11-5 01:15:30, 85.91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5MTUwNTF8NWM0NGMyM2N8MTc1NDI1MzY3M3wwfDA%3D

附件: 90-3.jpg (2021-11-5 01:15:31, 89.33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5MTUwNTJ8ZWIwNmUyYjd8MTc1NDI1MzY3M3wwfDA%3D

附件: 90-1.jpg (2021-11-5 01:15:32, 137.27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5MTUwNTN8N2IzOThkNjl8MTc1NDI1MzY3M3wwfDA%3D

附件: 90-4.jpg (2021-11-5 01:15:32, 92.02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k5MTUwNTR8NjRmNjhmMWZ8MTc1NDI1MzY3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