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列印本頁]

作者: 我是分身    時間: 2022-2-21 03:41:04     標題: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九章,意為上天不分親疏,經常眷顧善於順應天道的人。原文:
「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文
解決大的問題你卻留下了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這樣怎麼可以去做好事呢?所以,聰明人掌握著左右契約(合同)的另一面,而不能責怪其他人。因故,有道德修養的人司法和契約合同都可以制約結果。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司法和契約都會徹底失效。老天爺是不分親疏,經常眷顧善於順應天道的人。這句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老子認為宇宙自然的大道,沒有親疏之分,公平對待萬物,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它永遠只扶佑善為道的大德之人。

道教稱老子的“道”是天地宇宙的根本,萬事萬物之根蒂,生育萬物,蘊含一切;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公正無私,樸素自然地對待萬物生靈,不會產生人為的親近與疏遠;它常常把機遇、美好、把道的真諦作用,給予那些善為道的人。


老子對“善”有十分精闢的論述,“上善若水”,最大的善應像水一樣,利於萬物而不爭,雖然總是在最低處,最沒有人注意的地方,但它的存在,給萬事萬物必不可少的滋潤,並且從不爭功顯示,從不自我標榜,是一種自然、真實的善。這種“故幾於道”的善,就能得到道的真諦。

現實生活中,按照老子揭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真諦:首先在“無親”二字上,永恆的道是不以人們的好惡親疏而影響,天道法自然,其作用客觀自然;其次,“人之道”與天之道的結合點在一個“善”字,而善即是善以人合天才能天道合人,能善於自我而合道,體現於外就是大德之人。真正的善人是有好的命運和機遇的。因為善人能遵循客觀規律辦事,能寬容坦然地對待面臨的一切,尤其能化解心中的怨恨而不留餘怨,在大是大非上,不感情用事,而從真實公平上去處理所有的事。那麼這樣的人才能受到天道的護佑,天道之心也只會降臨到這些善為道的人身上。


來源:道站



附件: 99-1.jpg (2022-2-21 03:40:46, 35.28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yODg1Njd8NzUzODNkN2V8MTc1NDA0NTIwNXwwfDA%3D

附件: 99-2.jpg (2022-2-21 03:40:46, 19.71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yODg1Njh8MzU1NTVhYTR8MTc1NDA0NTIwNXwwfDA%3D

附件: 99-3.jpg (2022-2-21 03:40:46, 35.85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yODg1Njl8NjgyNjQ2YjV8MTc1NDA0NTIwN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