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白話佛法》再談"佈施"
[列印本頁]
作者:
红花
時間:
2022-4-27 14:07:39
標題:
《白話佛法》再談"佈施"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5-1-2 02:43 編輯
接下來師父稍微給你們講一點
佈施的種類。
第一,以信重心而行佈施,當得離衆嫉妒,人所崇敬。
什麼意思?
就是以人的信譽來行佈施。就是我這個人很講信譽的,我答應幫你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我很講信譽地佈施他、幫助他,得離衆嫉妒,人所尊敬。
比如當一個人佈施幫助人的時候,就是説我幫你,我很講信譽的。
我有信心我講信譽,我很重信譽的,這種人會離開衆生的嫉妒,人所尊敬。這就叫以信心佈施。
第二,依時施,得三業清淨,四時安隱。
依照時間來佈施,也就是説依照正好這個時候人家需要什麼,你就幫助人家什麼;人家正好缺什麼,你正好這個時間幫助什麼,
猶如現代人的“雪中送炭”。這個人可以得到三業清淨,四時安穩。
第三,常行施,得身心適悅,無散亂失。
就是經常行佈施的人,經常做佈施的人,得身心適悅。也就是説經常佈施的人,他身心很開心,一天到晚都很快樂。沒有散亂失,就是心很集中的,心不會經常散亂。
第四,親手施,得手指纖長,身相端正。
什麼事情佈施我親手去做。
大家要明白,
親手施和托人家幫忙佈施是不一樣的概唸。
比如這個人生病了,我親手給人家送藥和托人給人家送藥是不一樣的。
你們知道親手施得什麼嗎?
得手指纖長,身相端正。
比方説,我今天給人家買了包子,我往那裡一扔,“你們大家吃啊”。這不叫親手施。親手施是什麼?“你拿一個,你拿一個……”,你親手送到那裡給每一個人。這個人的手指一定很纖長,這個人的相貌會越來越端莊。
第五,爲他施,複得他人行大捨施。
爲他施是什麼?
是爲人家佈施不是爲自己的。爲人家自己沒有利益的,得他人行大施捨。
如果你經常幫助人家去佈施,你可得到人家行大施捨給你啊。
第六,依教施,心離取相,得無爲福。
就是依教奉行。依照佛教、依照教理、依照正常的理論來施,就心離取相,得無爲福,就是你的心就會離開着相。
師父講這個道理你們都聽不懂,
就是心離開着相,不會執著了。叫心離着相,得無爲福。我什麼事情沒做,突然之間有福氣了,叫得無爲福。
你們經常看人家,怎麼這個人什麼都沒做,好事都輪到他了?有沒有啊?人家做了什麼?人家依教行。什麼意思?按照正常的,我來佈施你、我來幫助你,依照教理,你需要我就幫助你,你需要我就給你。
第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嚴,衆所愛樂。
妙就是巧妙的妙。就是説當你佈施人家的時候用巧妙的方法一起佈施,得身色端莊。
色是什麼?
這裡的“色”並不是男女之色的色。這裡的“色”指方法。
具施
就是説大家一起來佈施。如果你經常用巧妙的方法一起佈施,得聲色端莊,就是你的身體和臉都可以很端莊。
衆所愛樂,
因爲我很端莊諄諄教導你,我用誠心誠意這種“色”來鼓勵你、幫助你(這裡的“色”不是説男女之色,是臉相),這種人會得到大家的喜歡。
第八,以上妙香具施,恆得栴檀之香,受用供養。
如果你一邊用巧妙的方法來幫助人家,一邊燒香拜佛,時間長了你會得到栴檀之香。
栴檀之香是一種很高級的木頭,是敬供菩薩的。
也就是説你永遠會有像檀香木一樣的東西從心裡髮出香味,受用供養。因爲你有了像檀香木一樣的東西,你會受用供養,你會得到人家對你好。
舉個例子:小於剃個光頭,人家以爲他是和尚,人家就會經常想到他,會給他端飯來。因爲人家看見他光頭就以爲他是和尚,所以這個相就可以引來供養。
如果你的心裡麵具有像檀香一樣的東西和巧妙的方法,你會受用功德。
第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體。
也就是説如果你身上具有菩薩的香味,你就是用味道來佈施給人家。
舉個例子:如果你們擦香水人家聞到了,人家會很開心。師父經常法身出去,人家聞到檀香的味道,也就是説我能夠讓人家聞到檀香的味道——檀香已經充滿了師父的肢體。
第十,如法尊重施,得安隱快樂,衆人喜見。
就是如果你如理如法地尊重人家,你會得到快樂,得到喜歡看到的東西,得到安穩快樂。
心中要有佛。有佛就有衆生,有佛就會戒。
經常用戒律來要求自己,“哎呀,這樣做會犯法的,菩薩會懲罰我的”,這就是法界的護持力。用法界的護持力來提昇自己,就是不斷地讓自己提昇。
人有欲望,但必須去克服它。因爲欲望是自然在人體當中産生的,我們欲望來了要克服它、消滅它。要拼命地儘心儘力做善事,但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你把很多事情不放在心上,而你儘心儘力做事,那就是“中道”。
雖然境界沒有提高,但是不做壞事,做個普通老百姓。做好事不做壞事就叫“中道”。
要記住:不要完全地靠師父。要像孩子一樣,先是有人扶着你走,最後你要慢慢自己學會走。要離開人生的煩惱,靠自己不要靠人家。
你們想想看,一個人騎自行車爲什麼會摔下來?因爲他踩得慢。當一個人拼命地往前踩自行車的時候他就不會摔下來。自行車必須踩得快,前麵的車把就穩,你越踩得慢越難行。學佛越精進越快,越不會摔下來。越不精進的人,左看看右看看、左晃晃右搖搖,越會摔下來。學佛一定要堅定信唸。
源于
《白话佛法》第5册33. 再谈“布施”
附件:
images (4).jpeg
(2022-4-27 14:04:21, 62.12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Y2MzR8NTQ5YmM0NzN8MTc0MDMxODE5MHwwfDA%3D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2-5-24 10:18:5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布施者
若無
般若波羅蜜。但名爲
檀
。
非波羅蜜
。
以般若波羅蜜故。乃得名爲
檀波羅蜜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復如是。
(檀=布施)
佛經說,
所行布施 若沒有
般若波羅蜜
做基礎,就只能算是
一般布施
,不能稱為
布施波羅蜜
。
有依
般若波羅蜜
而修布施,才能稱為
布施波羅蜜
。
"一般布施"屬於人天善法。將來能得
人天福報
。
布施波羅蜜
才能解脫 到彼岸。
1. 布施
2. 布施波羅蜜多
以上兩者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2-5-24 10:42:3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若無
般若波羅蜜多
。布施等五
不得名爲
波羅蜜多。
要因
般若波羅蜜多
。布施等五
乃得名爲
波羅蜜多。
佛經說,
必須要有
般若波羅蜜多
,布施等五才能稱為
波羅蜜多
。否則不得名為
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
到底是指什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精勤修學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
。
不應住眼
處。亦
不應住耳鼻舌身意
處...
般若波羅蜜多
就是指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的狀態。
若沒有在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狀態下 修行布施等五,那麼...
你所修的皆不能稱為
布施波羅蜜多
, 持戒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 禪定波羅蜜多
而只能算是一般的布施 持戒 忍辱......這屬於人天福報。不能解脫 到彼岸
作者:
红花
時間:
2022-5-24 23:00:47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2-5-25 01:06 編輯
佛学知识补充:
1在《佛説佈施經》中,佛一共講了37種佈施,本文隻是詳細講解了前10種。
2佈施包含三種:法佈施、財佈施、無畏佈施。
①財佈施包括用財物供養三寶、佈施給窮人、慈善捐款等等。---財佈施得財富。
②法佈施印經書、印講經傳法的光盤、請法,都屬於法佈施。---法佈施開智慧。
③無畏佈施,拯救衆生脫離恐怖就是無畏佈施,無畏佈施的果報就是會健康、長壽。 比如,放生就是無畏佈施,而且是最好的無畏佈施。特別的是,放生是三種佈施具全。
3 菩薩成佛道應當修行的六種行持。分別是佈施波羅蜜(檀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屍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毗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行佈施波羅蜜多時,要具備六正六度,這是非常重要的。六正就是所依正、物正、行爲正、主法正、回向正、淨化正。佈施的六正六度,是指行佈施時,具備六正的同時,還要具備六度。六度就是我們平時説的六度,就是六波羅蜜。
般若是六度的眼目,其他五度離開般若,如人有足而無目,很難到達彼岸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