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白話佛法》無明煩惱是道場
[列印本頁]
作者:
红花
時間:
2022-7-15 01:30:45
標題:
《白話佛法》無明煩惱是道場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5-4-21 02:33 編輯
(一)
菩薩講“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諸煩惱是道場”是什麼意思?就是凡是人間所有的煩惱,全部都是幫助你學佛的道場。因爲沒煩惱,你就沒辦法生出智慧。煩惱來了,即有智慧。
大家聽得懂嗎?
“知如實故”
就是你知道了,猶如實際上你做到的是一樣的。
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碰到的所有的煩惱,實際上這些都是存在的東西,是實實在在有的,但是又猶如它是不實在的東西一樣。有道場就會生出煩惱,所以就會煩惱不斷,在人間身體是道場,所以學佛後就會生出很多煩惱。
所謂煩惱,本身是空的。
煩惱本來就是空的,煩惱本身是無性的。
什麼叫煩惱本身是無性的?
因爲任何的煩惱到了人間來,本來就是一個沒有共性的,沒有一個實質性的東西的。煩惱飄忽不定,沒有一個性——不定性。今天有煩惱,明天沒有了;明天沒有了,後天又有了,所以是不定性的。不定性的東西就是似有似無、非有非無。
所以希望你們不要怕煩惱,雖然煩惱太多,但煩惱它本身是空的,因爲你今天可以擁有煩惱,但是你明天這個煩惱又沒有了。不就是是是非非、空空盪盪,對不對啊?
因爲煩惱是無性的,本來就沒有定性的,不是説一定可以有煩惱的。很多人爲什麼過了一個月、兩個月,一點煩惱都沒有啊?他就天天起起床、吃吃飯、上上班,他沒煩惱啊。那是因爲它沒有性的,是沒有定性的。但是
煩惱可以通過想象幻化而來。
大家知道想象是什麼啊?
很多人本來挺好的,沒有煩惱的,但他可以想象煩惱。
舉個簡單例子,你們的老公前天晚上晚回來了,你們可以想象他在哪裡; 接下來你自己心裡就不舒服了,晚上覺就睡不好了。這種就是可以通過想象而幻化。
所以幻化的和想象的是菩提本身,因爲它也是無性的。
(二)
菩提就是智慧,智慧在你身上本身也是不定性的。
什麼意思啊?比如你今天突然之間很聰明,想出一件事情來,你可以解決;但是你明天呢,笨得不得了,你想不出任何實質性的定義,所以菩提本身也是無定性的。
接下來師父給你們講,
煩惱事實上和菩提是沒有差別的。
哇,猛一聽,
煩惱是不好的東西怎麼會跟菩提一樣呢?菩提是什麼啊?
是智慧。
那麼煩惱呢?
因爲煩惱來了,你的菩提心就來了,你的智慧就生出來。
你説有什麼不一樣啊?因爲你很笨,所以你才會上人家的當;因爲你過去沒有碰到過這些事情,所以你才會上人家當。當你碰到過之後,你就會懂得這些事情應該怎麼處理——你生出了菩提心,接下來你下一次就不會再上當受騙了。這不就是等於你生出菩提心了嗎?
菩提心是沒有定性的,
也就是不會總是在幾月幾號出現,或你的幾歲會出現。
比如你幾歲會有什麼麻煩,或幾歲會讓你生出一個智慧,都不定性的。
人的一生都會不停地有麻煩,不停地有智慧來克服這些麻煩。所以菩提心和煩惱就是在一起,所以煩惱事實上與菩提沒有差別,
“煩惱即菩提”。
(三)
你需要功德你才會去做功德。
因爲你身上有很多的毛病、有很多的孽障,你想消除,所以你才會去做功德,
所以
煩惱即道場。
菩提就是道場,煩惱也是道場。
師父繼續給大家講,
爲什麼煩惱和菩提是道場呢?
大家想象一下,
如果煩惱來了,你是不是在心中就會有不開心,會有芥蒂啊?這個時候你就開始學佛了,那麼在你心中就築起一個學佛的道場。反過來講,菩提也是道場,因爲你學佛了,你就永遠會有智慧。你就能克服那些煩惱。那麼這些菩提是不是在你心裡的道場裡?
繞過來繞過去,就是“煩惱即菩提”,讓你們明白這些道理。
所以,
煩惱的實性和佛性是沒有分別的。
煩惱的實性是什麼?
就是真正煩惱的根本的道理,和利益和佛性沒有分別。也就是説,因爲你過去有佛性,但是你經過累世的積累,那些不好的東西,你現在變成搞不清楚了,所以煩惱來了。那麼你有了這個煩惱之後,你這個菩提心——就是智慧來了。
那麼
爲什麼説煩惱又是佛性呢?
因爲佛性是由心裡的本質而來。人真正的本質是最內在的佛性,而這些佛性讓你充滿着智慧,也就是菩提。
明白了嗎?
所以有了佛性才會生出菩提心、生出智慧,才能克服你的煩惱。
無明來自老死。
什麼意思?
就是你不明白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因爲你不懂人間就是六道輪回——有老有死。你老了你不明白,你死了你也不明白。所以無明來自於老死,皆無儘故。
“皆無儘故”
就是説一個人老了死了,又投胎了,再從年輕的時候到老了死了再投胎了,輪回是沒有窮儘的。皆無儘故就是都是沒有儘頭的緣故,也就是説人不會完全地滅亡。
當人死了他的肉體沒有了,
但是他的靈魂繼續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當中,繼續在這個四維空間裡麵生存,所以他沒有死。
就像很多人睡着了一樣,但是他沒有睡着。所以根本就沒有無明,也就是説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不知道,你本來什麼都不懂,實際上你根本不應該懂什麼事情,你也不需要去了解什麼事情,你就會很幹淨的。
(四)
本來這個世界就沒有無明的(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懂),所以根本就是沒有無明儘的。
因爲沒有無明才會生出無明,《心經》裡麵講“無無明,亦無無明儘”“無老死,亦無老死儘”。也就是説老死也沒有儘頭,因爲它到了儘頭他又投小孩了,你説這怎麼叫結束啊?有什麼東西會結束啊?
大家想一想,
觀世音菩薩做妙善公主的時候,
最後她也要圓寂回天的,但是觀世音菩薩死了嗎?沒有,她永遠不會的。
釋迦牟尼佛留給人間的是什麼,
是這麼好的佛教,他死了嗎?事實上也沒有啊,隻不過他離開了我們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
師父剛才説
永遠不會完全的滅儘,就是沒有這個無明要滅,也沒有這個老死要滅。
實際上無明我們也不想去把它滅掉,所以老死我們也滅不掉它。比如無明生出來了你把它去除滅掉了,但是過一陣子你這個無明習氣又來了,然後又把它滅掉了。
這無明不就是跟煩惱一樣的嗎?
生生死死它永遠不會窮儘的,也就是説從你生出來你就一直不明白,一直到你死了你都不明白,這就叫無明儘。
摘自
《白話佛法》第七冊49.無明煩惱是道場
附件:
mmexport1657819995227.jpg
(2022-7-15 01:33:47, 534.97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3MzEyODd8MjgwMmIyNzB8MTc1NTQ4NDUxMnwwfDA%3D
附件:
Screenshot_20220713-224115~3.png
(2022-7-15 01:36:41, 47.33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3MzEyODh8NzIzYTBkNDR8MTc1NTQ4NDUxMnwwfDA%3D
附件:
Screenshot_20220713-223932~3.png
(2022-7-15 01:36:41, 83.46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3MzEyODl8OWFmNjI2YzF8MTc1NTQ4NDUx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