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崙背特有「跌米籮占卜」習俗 獲列雲林無形文化資產 [列印本頁]

作者: 大頭寶珠    時間: 2023-2-8 00:50:41     標題: 崙背特有「跌米籮占卜」習俗 獲列雲林無形文化資產

崙背特有「跌米籮占卜」習俗 獲列雲林無形文化資產

雲林縣崙背鄉的「水汴頭跌米籮」是每年元宵節水汴頭社區的重要活動,該習俗歷史悠久,更是當地崇賢寺獨有的信仰習俗,水汴頭是詔安客家聚落,務農為主,早年無法預測天候,因居民對崇賢寺觀音佛祖的崇拜,便衍生出使用米籮來卜卦作物收成好壞的習俗,此習俗獲雲林縣府頒授無形文化資產登錄民俗證書

崙背崇賢寺製作大型米籮在元宵節亮相供民眾參觀並探索「跌米籮占卜問農事」的歷史由來。記者蔡維斌/翻攝


今年元宵節水汴頭崇賢寺依例舉辦「跌米籮占卜問農事」,雲林副縣長謝淑亞及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到場並頒授無形文化資產「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登錄民俗證書。

陳璧君指出,早年沒有氣象局預測天候條件,水汴頭農民就到崇賢寺用米籮來卜卦作物收成好壞,如果「米籮」站立意味豐收,倒立則是「半收」即收成不會很好,如果是「蓋立」則代表該年農作將「欠收」,這習俗延傳久了,許多外鄉鎮甚或外縣市的民眾也慕名前來問卜,全盛時期廟埕甚至擠滿了問卜的農民,足見早年依賴跌米籮預測農事的盛況。

水汴頭崇賢寺積極延傳這項傳統民俗,更辦理米籮製作研習並以文字、影像紀錄,多年努力下,去年1月獲正式登錄為雲林縣民俗文化資產,只因疫情停辦直至今年才頒授證書。謝淑亞說,崇賢寺卜米籮不僅蘊含信仰的虔誠,更是當地特有傳承140年的習俗,扮演著傳承詔安客家文化的重要角色,能獲無形資產授證是榮耀與喜悅。

崇賢寺主委蕭明賢、崙背鄉長李泓儀指出,跌米籮占卜問農事過程是先拿著米籮向神明膜拜並以金紙過火,說明要問農事項目,再由問事人員拿著米籮從廟後二樓平台,用力將米籮拋向廟前,從廟的屋頂滾落到廟前廣場,再以米籮的正立、倒立、蓋立來判斷未來一年農事的好壞,有點像一般擲筊,但米籮是古早農民用來扛運農作的器物,以此物來問事更有意義,也形成特有的宗教習俗。

崇賢寺今年特用竹子編製2座寬3.5米、高2.6米約1層樓高的大米籮,元宵節亮相,吸引不少遊客參觀並探索米籮的由來典故。文資科長張力元表示,未來米籮文化將透過各項計畫完善保存和傳承。

(聯合報)




附件: 21.jpg (2023-2-8 00:50:35, 211.26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wMzY0OTJ8MmZhY2EzNWF8MTc1NjI4MTky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