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什麼是誦經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良車輪餅
時間:
2023-6-20 01:03:41
標題:
什麼是誦經
什麼是誦經
唱詩、唱歌、吟詩、讀文
將經文(詞)譜上音符(曲)而用唱的方式被稱為誦經。廣義而言,只要從口中「念出、詠出、口白、說文」等等皆可稱為「誦經」,簡言之「唱、詠、念、說」皆是誦經的方式,並非用唱的才叫誦經,在許多宗教中也有此作為。
誦經加入「唱」只要是為了增加它的「意境、情境」,此意境不外呼「莊嚴、尊崇、清幽、清淨、悲天、憫懷、神秘、肅穆」等等;有些唱曲在表達上傾向「慢條斯理、單調艱澀」而感到冗長乏味,這可能難以和信徒「產生共鳴」(尤其是身處現代社會),造成道士(法師)唱他的、信徒拜他的的分離現像。有些宗教的「唱詩」就非常的生動與活潑,這~讓祂的信徒很容易融入其中(一起唱頌),從唱頌中「體驗、瞭解」經文的意涵而達成「教化」的功能。
道教誦經的唱曲
道教在科儀的行持上亦免不了要誦經,其所流傳下來的唱韻頗多,其中保存較完整的當屬全真派的唱韻(俗稱全真正韻)共計63曲,其曲目分為陰陽韻,分別用於「吉慶」和「幽喪」科道場,以免容易混淆!混淆的話容易讓外界聽起來不知是在「辦廟會」或是在「辦喪事」?這在風俗上不是很好吧?
誦經還不等於科儀的全部,但是科儀卻需要誦經,且佔有一定的份量,道教最早由「寇謙之」祖師將經文輔以「譜」用唱的方式來誦唸經文,另外比較古老的道教唱曲則見於《道藏系統》《玉音法事》和《大明御制玄樂章》的記載,而經過現代彙整的曲目有全真道派的「六十三韻」最具代表和嚴謹(分陰陽韻),
在台灣則有為數不少的道樂愛好者收集了其他相關的道教音樂,例如上海道樂19曲、天師府早晚課14曲、武當道樂9曲、龍虎山道樂16曲、洞經古樂24曲、茅山道樂16曲、蓬萊仙韻9曲、蘇州道樂7曲、仙樂16曲、福州道樂16曲等等。這些道樂有些聽來莊嚴神聖、清幽無為或是驚嘆悲憫,但是有些現在人或許不一定喜歡聽這些的曲目哦!
另外比較古老的道教唱曲則見於「道藏系統」中「玉音法事」和「大明御制玄樂章」的記載,只是玉音法事中的「譜」以「捲區形狀」代表旋律的高低變化,是以,其所代表的「曲譜」較為難懂。「玉音法事」原書三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讚頌類。內載宋真宗、徽宗所制詞曲,殆為北宋末或南宋人編集(原不著撰人)。該書為道士舉行齋醮法事時「歌唱贊頌」之「詞曲範本」。載有各類步虛詞、奉戒頌、白鶴詞、散花詞、三清樂、華夏贊等等。其上、中二卷道詞皆標注「曲譜」,不用「工尺譜」,只在字旁標注四聲或和聲,並於字下畫屈曲蜿蜒符號,以示聲調之抑揚轉折。是為研究古代道教音樂之寶貴典籍。
而「大明御制玄樂章」則是「尺工譜」,以「宣詞」為主,宣就是「詠」也,詠則如「吟詩作對」矣,其中載有迎神、獻供、行道、請師、獻酒、送聖、天下樂、過聲、聖賢記、青天歌、迎仙客等等宣詞。大明御製玄教樂章出自《正統道藏》
/洞神部/表奏類/醮壇讚詠樂章。
既是唱則免不了需要「樂器」的配合以增加其氛圍,而道教音樂的演奏則分為「宮廷音樂」和「地方戲曲」或是「地方小調」為主,宮廷音樂排場浩大,所需樂器較多,地方戲曲小調則根據地方民俗而有所不同。但無論何種演奏?弦樂、管樂、擊樂仍是最主要的組成元素。弦樂如胡琴(大小)古錚、揚琴、琵琶等等,管樂如吹笙、笛子、吹蕭、嗩吶等等,擊樂如鼓(大中小)、鈸(大中小)、鑼(大中小)、牌子、達子等等。這些樂器的演奏最能在南管、北管或是台灣的歌仔戲以及平劇等見到。
時至今日,廣大的教徒在「誦經時的唱韻」已是百家爭鳴、百家齊放,混合參雜,許多的教派法門自行創制其音律以誦經,包括樂器的演奏等等,所以很難說哪一種唱韻演奏才是正統?我們只能說都對,以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傳達經典的意涵」給眾生才是重點?而在唱誦時不「故弄玄虛」、或是「含糊不清的韻律」來誦讀經文,致使信眾難以聽懂而無法共鳴才是我們最需要考量的。所以基本上可能難以硬稱所謂的「宗教音樂」或「道韻」,這只不過是宗教家(教徒)將「經文譜曲」才被稱為宗教音樂而已。
2023-6-20 01:03:36 上傳
下載附件
(205.73 KB)
來源: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附件:
35.jpg
(2023-6-20 01:03:36, 205.73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3ODUxNjN8Zjg4MGZlYTd8MTczMTczMjYx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