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早入伏涼嗖嗖,晚入伏熱死牛」,今年三伏天很特殊,是早是晚?
[列印本頁]
作者:
happyman23
時間:
2023-6-22 03:39:00
標題:
「早入伏涼嗖嗖,晚入伏熱死牛」,今年三伏天很特殊,是早是晚?
「早入伏涼嗖嗖,晚入伏熱死牛」,今年三伏天很特殊,是早是晚?
2023/06/21 來源:億風社
三伏天的特點及熱度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十天時間。不同的年份,三伏天時間不同,有些年份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每個人對於三伏天的感受也不同,有些朋友說,有些年份三伏天感覺並不是很熱,但是,有些年份的三伏天,感覺非常熱,這是為什麼呢?
三伏天期間氣溫高,相對濕度低,可達到40℃以上,這是由於太陽的直射加熱、地面輻射加熱和高溫潮濕空氣阻塞(高溫高濕)等因素共同造成的。而且由於長時間高溫高濕天氣,會導致疲勞、口渴、貧血、頭痛、嗜睡等不適症狀,同時還容易使人產生中暑等疾病的風險。
三伏天的分類
1、根據入伏日期和夏至節氣間隔的時間來確定
按照傳統的夏曆來計算,每年的三伏天入伏日期都是不固定的。入伏日期就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類似庚午、庚辰等日期),按照這種算法推算,入伏時間早晚不同。
2、根據入伏當天所對應的陰曆時間來確定
除了按照入伏日期和夏至節氣間隔的時間來確定三伏天的早晚,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按照入伏當天所對應的陰曆時間來判定。民間傳說,如果入伏當天所對應的陰曆時間在五月份,就屬於「早入伏」,反之就是「晚入伏」。
今年三伏天屬於「早入伏」
今年的三伏天周期是7月14日到8月22日,入伏時間是7月11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今年的三伏天屬於「早入伏」。
第一,根據入伏日期和夏至節氣間隔的時間來確定,入伏日期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而今年夏至節氣日(6月21日)是「庚戌日」,所以,「庚日」已經計算好了,再往後推20天就是入伏日期,即7月11日(庚午日)。所以,今年的入伏時間屬於「早入伏」。
第二,根據入伏當天所對應的陰曆時間來確定,今年入伏時間是7月11日,當天的陰曆時間是五月二十四。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天屬於「早入伏」。
農諺「早入伏涼嗖嗖,晚入伏曬死牛」是否可信?
農諺「早入伏涼嗖嗖,晚入伏曬死牛」傳統的說法中,「早入伏」的年份,三伏天比較涼爽,而「晚入伏」的年份,三伏天比較炎熱。但是,這只是傳統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支持其有效性。
基於上述的兩個判定方式,今年的三伏天均屬於「早入伏」,但是,今年的天氣具體如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不過,從全國範圍內來看,今年的高溫天氣較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早入伏涼嗖嗖」的年份,可能還是比較少見的。
三伏天的影響
雖然有些人希望三伏天能夠涼爽些,但是,對於一些行業來說,溫度的高低,對其影響很大,比如農業產量。
三伏天屬於嚴重高溫高濕天氣,這種氣候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和發展。由於長時間受熱,很容易使農作物葉片枯黃、萎蔫,縮短生長期,降低產量。因此,對於農民來說,三伏天的影響是很大的。
總結
今年的三伏天是早入伏,相對來說可能會涼爽一些,但是,根據農業等行業的角度來看,三伏天是否熱也會直接影響到行業的效益及產量,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AI共創計劃招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