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三國的戰神[關羽] [列印本頁]

作者: 艾迪彥    時間: 2007-5-20 02:08:03     標題: 三國的戰神[關羽]

 

 

關羽(?—219年)
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
東漢末年劉備的重要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

追隨劉備
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擔任劉備的貼身衛士。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被封為平原國相,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當劉備坐下時,關、張二人又不辭辛勞隨身守護,一站就是大半天。

後劉備領徐州,在建安元年(196年)被袁術、呂布夾攻,關羽便跟隨劉備一起投奔曹操。198年,劉備與曹操一同在下邳圍攻呂布,關羽向曹操乞求娶秦宜祿之妻,曹操答應。到將破城時,又數次向曹操說,曹操便想看她是否真的十分美麗。到城破後便先去看看她,見她有美色,便自己留下來,關羽心裡不太舒服。後來曹操任車冑為徐州刺史,關羽與劉備便和曹操班師。後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於徐州,劉備趁機襲殺車冑,命關羽守下邳、領徐州,劉備返回小沛。

英雄末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因為覬覦荊州而向曹操自請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仍不放心,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剌史裴潛、豫州剌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而孫權也動員所有主力部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前往荊州以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不戰而降,孫權手下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關羽因後方生變,又和徐晃作戰失利,於是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軍隊家屬多在荊州,得知荊州失陷,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卻被潘璋手下馬忠埋伏,於臨沮被斬。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交曹操,而孫權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屍骸下轉。景耀三年(260年)九月,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特徵
19世紀日本畫家歌川國芳依三國演義所繪的關羽刮骨療毒圖關羽有美鬚髯,萬人之敵、忠義雙全;好讀左氏春秋,能誦讀如流。投降曹營時,雖受盡禮遇,但仍心向劉備。為人善待士卒。更曾刮骨療毒,事緣一次被毒箭射傷左臂,每到陰雨,骨別疼痛,一名醫師說要刮骨去毒才可病癒,關羽即伸臂給醫師,開始刮骨,血流到盤,但關羽卻一面食肉飲酒,神態自若。

他非常驕矜,當時孫權欲為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關羽不但不贊成,還竟然辱罵孫權的來使。與同僚關係也不太好。如馬超歸附時,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可與什麼人相比?」,及黃忠官拜後將軍,他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得諸葛亮和費詩解說,關羽也欣然接受。而糜芳、士仁、潘濬都與關羽不和。

子女
關平,關羽之子,跟隨關羽征戰,與關羽一同被斬於臨沮。
關興,關羽之子,少已有名聲,深得諸葛亮器重,弱冠後擔任侍中、中監軍,數年後死去。
關氏,關羽之女,孫權曾為子求婚,遭關羽所拒,並辱罵來使。


關統,關興長子,妻為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
關彝,關興次子,關統死後承襲其位。

評價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各人心得~

在下自幼就開始看三國
對於三國裡面的忠肝義膽,在下十分欣賞欣獻

最後有看到卡通的三國志
裡面的關羽,最後被呂蒙給掛了

在下看到那一幕,聽到那首歌,馬上熱淚盈框.....

可是.....
有誰能說三國誰好誰壞呢??

戰爭的時代,若非我國的人,就是敵人
就算欣賞他的才華,也是要聽從自家主公的命令
殺掉對方..............

《 本帖最後由 神采飛揚 於 2009-6-21 13:06 編輯 》
作者: 葉開    時間: 2007-5-20 07:5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auau3751    時間: 2007-5-20 11:39: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無筵    時間: 2007-5-20 12:09:33

關老爺小弟很欽佩他
一生追隨劉備南征北戰 忠心耿耿 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
關羽的名聲威震中國 連曹操都商議要遷許都以避其鋒
但原本為盟友的東吳 卻在此時陰結曹操 與不滿關羽的蜀將糜芳、傅士仁連合 南北挾擊關羽
最後關羽敗走麥城 在臨沮(今湖北遠安縣東南)與兒子關平一齊被斬殺 結束了輝煌的一生
關老爺不僅戰場上叱吒風雲 讀書也是一流
後人也稱關老爺為五文昌之一
五文昌:文昌星君(文昌帝君)、文魁星君、紫陽夫子(朱熹)、文衡帝君(關老爺)、孚佑帝君(呂洞賓)合稱五文昌
作者: 艾斯    時間: 2007-5-20 14:02:12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場「關公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所所長、研究員尹韻公的一篇論文「正史中的關羽與演義裡的關公」指出,經其研究,關公其人武功一般又好女色,由於研究結果與千百年來民間傳言關羽被武藝超群、忠義耿直、不近女色的真英雄、真豪傑角色不同,立即引起各界爭議。

據「北京科技報」報導,尹教授通過考證發現,在三國時期和關公位居同一檔次的將領也不少,甚至有水平出其右。例如,曹操的大將龐德在與關羽交戰之時,曾經「射羽中額」;龐德常常騎著白馬馳騁沙場,關羽的部下稱其為白馬將軍,皆對其頗為懼怕。雖然關羽的武藝高強,居然曾兩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議的是,身經百戰的關公竟敗走麥城,居然還是被東吳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馬忠所算計。尹教授認為,在演義中作者過分誇大了關羽的能力。關羽確實武藝不弱,但沒有達到無人能及的神人地步。此外,尹教授的研究指出,在傳說和演義中,大都講關羽是一個不近女色的大英雄、偉丈夫。「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曾經賜予關羽十名美女,他皆毫不動心。但根據研究,關羽不但喜歡美女,並且曾經和曹操爭過美女。


尹教授認為,雖然憑著這個史實尚未能判定關羽即好色之徒,但起碼可以看出,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稱頌關羽不好女色,其實是無稽之談。

此外,尹教授也指出,民間的「關羽崇拜」現象,乃是統治者為籠絡和軟化反抗的一種策略和手段。關羽就曾被清朝皇帝累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宜德關聖大帝」。同時,尹教授也認為,人們在關帝廟裏所見到的關公是按照後世人們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觀念,所重新塑造和組合的關公。
作者: karl0926    時間: 2007-5-20 15:1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黑啤酒    時間: 2007-5-20 16:18: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amg    時間: 2007-5-20 16:39:13

三國演義與史實大相逕庭.眾所皆知.羅貫中的生花妙筆技巧性的移植了史實.製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橋段..就關老爺忠義勇武部分在此略舉一二..
著名的斬顏良.文醜..實為斬顏良有.誅文醜無...
溫酒斬華雄.實為孫權其父..江東之虎孫堅所殺...
過五關斬六將.身在曹營心在漢..千里單騎.歸心似箭有.但過五關斬六將與其投奔其兄劉備之路線南轅北轍.應為杜撰...
單刀赴會.智勇雙全的英雄是魯肅.非關雲長也..
關雲長為人驕矜剛愎.恃強輕敵向來為人所詬病.而後也因此人格特質而大意失荊州.終致敗走麥城丟了性命..
關老爺軍功或稱耀眼輝煌.但絕對不是歷史上第一人選....
綜觀歷史.名將何其多.如此將軍.何能留芳萬世?關羽之所以能名垂千古.為後人景仰.乃其忠肝義膽.義薄雲天與不事二主之傳統觀念堪為標榜.符合後世帝王的統治教化哲學.故自羅大文豪的三國演義大力喧染琢墨與推崇之後.關老爺即不斷昇級.一再神格化並被追諡至武聖.與至聖先師孔子齊名...

《 本帖最後由 amg 於 2007-6-26 13:31 編輯 》
作者: dangery2k    時間: 2007-5-20 17:2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往事成夢    時間: 2007-5-20 21:28:01


我超喜歡關羽的
而且每次玩三國遊戲
一定都選蜀國
作者: 戀香    時間: 2007-5-21 00:12:05

原帖由 amg 於 2007-5-20 16:39 發表
三國演義與史實大相逕庭.眾所皆知.羅貫中的生花妙筆技巧性的移植了史實.製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橋段..就關老爺忠義勇武部分在此略舉一二..
著名的斬顏良.文醜..實為斬顏良有.誅文醜無...
溫酒斬華雄.實為孫權其父 ...

觀過三國演義皆知'
關雲長雖有所勇'
但出其左右卻因所投非人比比皆是'
卻沒沒無名~
論武勇'還是論英雄'
或許各有所感吧'^^
作者: 艾迪彥    時間: 2007-5-21 14:58:12

原帖由 黑啤酒 於 2007-5-20 16:18 發表
論武藝來說最強的還是只有呂布了...呂布是個有時運沒機運的強武....

沒錯~

當時劉關張三打一,還沒有辦法拿下他

論武力,呂布可說是三國第一(當時的呂布也三十多歲了)
作者: 湯可藍    時間: 2007-5-25 13:14:52

另提一點在清朝剛入關推反明朝時 清朝為了怕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大力宣傳關帝的忠義精神及他的三國演義事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怕各地區百姓反清復明又起義對抗滿清政府 當中又把當時明朝從朝中至庶民喜歡膜拜當成國家守護神急航海守護的玄天上帝 且編製一套玄天上帝的屠夫故事又將玄天上帝貶為殺豬業的守護神 因此關帝取代了明朝鎖信仰的國家守護神 因而關帝變成清朝的守護神 海神的職位變成現今的媽祖...
至於關帝現今民間膜拜的精神大都以演義傳說而非正史 在正史當中的關帝演義的關帝很大出入 但是有一點直得大家級本人認同的是忠義精神無人能及
作者: jong5888    時間: 2007-6-5 01:34:27

雖然關羽是位英雄
我想 他是位"悲劇英雄"
承如陳壽所評:萬人敵.為世虎臣"有"國士之風"
但是"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可惜了 性格上ㄉ偏頗 也造成ㄌ失敗的原因
但是從他身上 我們也能學習到忠義兩全
個人小小意見 分享一下
作者: 木華黎    時間: 2007-6-5 03:0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ahara9770    時間: 2007-6-5 11:24:09

元末明初,羅貫中將流傳已久的三國故事改編成長篇章回小說,從此三國演義不但在文學史上佔了崇高地位,更深深影響了每一代中國人的思想,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了。

但是三國演義雖然是以正史為軸,不過演義畢竟不是歷史,所以在書中的主角在傳奇化的情況之下,自然就顯得更加的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有血有淚了!也自然成為人們心目當中的英雄。
作者: 龍仔    時間: 2007-6-6 15:28:03

曾經上在課堂上中國史的教授說其實在三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和羅貫中所說的演義是不同的

陳壽的三國志說關羽其實並不是像大家所說這樣無敵

反而是顛倒過來

張飛他才是文武雙全,張飛的書法很有名氣且寫的很棒, 皆有流傳後世
作者: 齁齁    時間: 2007-6-6 16:07:56

恩 我很喜歡三國時代的故事
不過最喜歡的武將卻是霸王項羽
導致我玩三國11的時候都喜歡讓項羽爭霸天下
作者: asaman    時間: 2007-6-14 20:34:23

講史實..關羽的脾氣真的是有點顧人怨...論單挑..他也不是第一..演義美化過度..

論到欣賞的角色...其實我覺得張遼很猛...
作者: 98765432    時間: 2007-6-15 15:52:58

原帖由 齁齁 於 2007-6-6 16:07 發表
恩 我很喜歡三國時代的故事
不過最喜歡的武將卻是霸王項羽
導致我玩三國11的時候都喜歡讓項羽爭霸天下






項羽???
他是三國時代的人嗎
好像不是喔

作者: a01743    時間: 2007-6-16 08:42:05

關聖帝君

不推怎麼行~

推!
作者: 661002    時間: 2007-6-16 18:1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風的孩子    時間: 2007-6-20 13:49:05

關羽 俠義跟武勇的代表
我個人超喜歡他的..
不過他的忠肝義膽拿到現代
大概會被人笑吧@@.
作者: oldman    時間: 2007-6-25 11:39:40

我想當一個民族將某一人或某一事神格化時 就會將其誇大其功業
後背晚生的我們只需記取其精神 就是一條好漢
作者: 朱小民    時間: 2007-6-27 17:57:01

我曾經拜讀柏楊版的「白話資治通鑑」,是柏楊依據正史「資治通鑑」翻譯的,在三國的那一部份,對關羽的評價很差,可以說蜀會敗亡,關羽必須負很大的責任,更別說是什麼「戰神」、「武聖」了,現在他有這種地位,大概是因為被三國演義美化了吧。也就是現代人所說被炒作的啦。
作者: a805a805    時間: 2007-6-27 21:39:45

關羽.半神式的武將
自從與劉備相見恨晚之後.便半生追隨他
軍事方面.能過輕而一舉砍下敵將的腦袋
有如.囊中取物般的簡單
作者: 孟起    時間: 2007-6-28 10:48:30

我覺得可以相提並論只有趙雲!(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雖然呂布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稱號,且演出精采的三英戰呂布的戲碼,可是缺乏將領應有的武德,翼德曾罵他(三姓家奴!)小弟的拙見僅供參考!!
作者: 飛虎    時間: 2007-6-28 20:19:51

大家別忘了五虎將還有一猛將.....趙子龍
作者: 萬川匯海    時間: 2007-7-9 21:25:06

既然討論到關帝
轉貼相關名聖經內容以供各位參考
若不符合版規請逕自刪除  謝謝

關聖帝君降筆真經
帝是漢關聖帝、敕諭大眾聽聞、世上不齊等事、全憑一點真心、正直光明不曲、死生順逆當分、帝嘗下遊漢季、結盟皇叔三人、桃園名重千古、單刀秉燭於今、寄曹明來明去、吞吳爲漢超昇、上帝嘉聖忠耿、獨敕宣化幽明、令帝日遊天下、鑑別忠佞紛紛、一切貪殘奸巧、還償果報斤斤、最戒讀書文士、並及官宦軍民、第一休欺父母、切莫圈套鄉鄰、貧富先交朋友、朋友乃是五倫、信心內外平等、何妨蹇(ㄐㄧㄢ)難(ㄋㄢ)災(ㄗㄞ)迍(ㄓㄨㄣ)、曹操無底深險、現今受罪陰冥、武侯只緣忠義、幽冥群奉為神、直心直受真福、巧計巧來禍因、有過昭如日月、無私天地同群、果然兒女不誑、到處鬼怕神欽、設計偷覷(ㄑㄩ)女色、自己帷薄宣淫、弄手誆騙財物、輩輩嫖賭淪侵、比比爭能爭勝、往往越賤越貧、快快收心猛省、休休愈墮愈深、三生輪迴惡趣、千載唾罵難禁、筆尖添減情罪、舌劍反誅滿門、尤恨毒心狼婦、花言啜哄鄉親、唆夫罵公罵婆、令帝一見生嗔、泥像揮刀剖腹、分斬母子平均、可喜平人孝弟、朝夕買辦糧薪、霎時風行泥馬、駝回萬里窮軍、欲求長生育子、急宜戒殺放生、不食牛犬等肉、可免牢獄囚刑、男女遵奉聖語、遇難帝自降臨、戰場驅逐鬼魅、刀光雷雨血淋、護國百折不改、助爾加爵策勳、富貴永昌奕世、眉壽永無災侵、如有毀法妄想、斗秤欺哄愚氓、不許生身人世、阿鼻地獄呻吟、那時悔禍已晚、急早佩服法文、回頭諸惡莫作、勉力眾善奉行。
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
漢漢壽亭侯。略節桃園經。書於玉泉寺。夜夢與凡人。萬經千典有。帝經未舉行。著爾傳塵世。不可視為輕。焚香高誦念。其福即來臨。人能抄錄送。諸疾不相侵。家宅供此經。妖魅化為塵。船舟奉此經。風波即刻平。行人佩此經。途路保安寧。書生看此經。不久步青雲。婦人誦此經。二女五男成。若為亡化念。亡化早超生。若為父母念。父母享遐齡。日念三五遍。或誦百千聲。諸神皆歡喜。宅舍並光明。凶事化為吉。福祿壽重增。
太上道君三界靈。眾聖五嶽雷電神。五湖並四海日月斗星辰。天下城隍聽號令。萬方土地各遵行。值年值月將。值日值時神。夜差黑煞帥。日令皎潔兵。往來細鑒察。不得漏毫分。會同家宅神。著令司命君。如有虔誦男和女。速速報知聞。或賜福與壽。或蔭兒與孫。
萬聖朝真均奏議。普天之下盡頒行。
帝素覽春秋。幼觀孔孟。惟以孝弟為先。修身治國為本。異端蜂起。兵戈傷殘民命。十餘年甲不離身。刀無潔淨。夜無穩睡三更。日不飽餐一頓。東戰西征。百戰而江山纔定。白了鬚鬢星星。力倦馬羸(ㄌㄟ)刀鈍。費盡赤膽忠心。換得箇封侯金印。到如今亂臣賊子。捕風捉影。奸貪讒佞。結黨欺凌。言無一定。不思禮義廉恥。孝弟忠信。事每胡行。屢圖僥倖。篡君位。戮忠臣。好貨財淫美色。殺人縱性。只顧爽心樂事。豈曉得後來報應。古今好事多磨。毋勉強苟求捷徑。如彩雲琉璃。鮮花明月。人不知機。如鋼刀快缺。妄動橫行。造下了些冤業。遠則幾年。近則數月。報應無差。法難漏洩。如人未遭逢。各有時節。當思守命由天。安貧樂業。如百藝倉卒成功。其物焉能精潔。草木不能培植。難長許多枝葉。五穀少用耕鋤。苗雖秀而不結。文臣十載寒窗。方朝金闕。武將百戰臨危。始得公侯並列。帝乃日月精忠。乾坤大節。天崩帝崩地裂帝裂。
偈曰
帝本天樞第六星。臨凡欲使萬方寧。
形容雖去神猶在。留得精英震百靈。
明聖經大眾聽。
帝乃紫微宮裡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祇因張仙無主轄。敕令隨帝為從神。檢點少男與少女。或損陰陽絕子孫。送生催生及難產。魅妖傷殘瘢痘疹。如有焚香諷誦者。轉禍為祥顯聖靈。今有塑畫帝像者。側立張仙持彈弓。鑒知戰國侵凌亂。命帝臨凡救萬民。
玉皇賜帝名和姓。子胥五轉做忠臣。臨潼解釋諸侯難。絕卻奸秦並國心。楚無道。酒荒淫。昭關過此難。吳越動刀兵。道帝一生為孝子。數世做忠臣。敕令帝管錢塘事。晝夜領潮行。
漢室多奸黨。改姓下凡塵。火龍燒赤兔。水獸鍊青鋒。臥蠶眉八字。丹鳳眼雙睛。五龍鬚擺尾。一虎額搖身。韜略期孫臏。機謀勝范增。春秋丈夫志。生長解梁城。指關為帝姓。下界又稱臣。幼而離鄉。壯而出仕。大丈夫以四海為家。何患乎帝無兄弟。入桃園。覩兩人奇異。請問英雄何處。雄糾糾朗曰桓侯(張飛)。貌堂堂溫言先主(劉備)。遂出身投地今逢主。須待挽天河水來蕩滌。誠哉龍虎風雲會。宰牛馬昭告天地。結義匡扶漢室。破黃巾。誅董卓。呂布斃。劫寨剿曹奸。賺入空營內。雁侶散徐州。攜嫂無存地。減燭張遼謀。破壁聖帝義。降漢不降曹。忠臣不事二。封漢壽亭侯。印無漢重鑄。三日華筵。曹瞞美意。顏良文醜統兵圍。敢對立功。可酬曹歸計。封金卻印三辭操。挈眷尋兄一點忠。千里尋兄添義氣。五關斬將有威風。離合英雄乾坤內。相逢兄弟古城中。智尚雖高無決勝。運籌固識少經綸。三謁茅廬。臥龍晏起。大夢誰先覺。平生相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未出茅廬三分已定。武侯(諸葛孔明)原是廣慧星。即是前朝嚴先師(嚴子陵)。此生諸葛相。再宋朱文公。輪迴三世相。永不下凡塵。鼎足三分嫌地窄。江山今換許多人。先主已在清虛府。聖帝今掌三天門。桓侯四川為土穀。每起忠良護國心。在宋易姓武穆將(岳飛)。在唐改諱曰張公(張巡)。輪迴三轉皆忠烈。上帝封為護國神。小可兵戈不差及。大難危邦再下塵。天下城隍皆將相。正直為神古至今。為人忠孝感天地。豈在持齋佛顯靈。飲食衣服休華美。隨著隨餐莫厭憎。禽獸一切皆性命。無故自食宰生靈。一切化生皆活命。何苦張弓捕網尋。草木果花休折採。嚴冬零落發陽春。萬物悉含天地化。依時生長與人靈。汝能遵守惜萬物。福有攸歸禍不侵。勿謂善小而不作。勿謂惡小而可行。天網恢恢分曲直。神靈赫赫定虧盈。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爾能聽帝行善事。定有祥雲足下騰。帝受三天門掌握。萬神啟奏帝先聞。善者紀錄加官爵。惡者遭殃絕子孫。報應遲速時未到。昭彰早晚福終臨。休道天高無耳目。虧心暗室有遊神。敬神如在須誠敬。不可狂言褻聖明。萬國九州皆敬服。道帝忠義獨稱尊。塑形畫像乾坤內。如帝英雄有幾人。
又奉 玉帝加御敕。掌握凡間善惡人。精忠沖日月。義氣貫乾坤。面赤心尤赤。鬚長義更長。英雄氣蓋世。殘燭刀破壁。封庫印懸樑。爵祿辭不受。偃月刀磨仍快。嘆兄弟不再。臥蠶眉鎖未開。恨江山幾改。亙古功名難比並。三天門下封元帥。     稽首。頓首
上帝敕令各部將帥。經傳下界。抄錄諷誦。如世人能遵行。繫玉腰金。官居千載。能全一事。崢嶸三代。欽承法旨。會集諸神施行。於是
救苦大仙
太上真君
太白金星公同註解。覆奏明章。勿容議改。行於四海。皇圖鞏固。萬民永賴。著忠良竭力匡衡。孝順無改。廉潔不亂心田。節義臨危不敗。忠孝廉節之章聽解。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日用朝廷祿。當思補報功。報國臣之本。惜卒將之宗。不飾文臣過。不滅武將功。紀錄文華殿。舉劾建章宮。丹心如赤日。位必至三公。秦檜世為犬。武穆四帥中。為人子。孝為先。孝順兩字緊相聯。勿惱怒常使歡。煖衣飽食無饑寒。病醫藥必自煎。即須嚐過獻親前。夜不解衣朝不食。時時刻刻在身邊。爾能孝順爾子孝。點點滴滴看簷前。大舜孝。帝位傳。二十四孝極周全。在生不供養。死後祭靈前。不孝子惹災愆。虎唅蛇咬病相纏。官刑牢獄遭充配。水火之災實可憐。或自懸樑刀毒死。不孝之人苦萬千。速速改。莫遲延。世人孰無過。改之為聖賢。人無過。篤行全。廉生畏。潔生嚴。細檢點。避疑嫌。希賢希聖由天定。學禮學詩聽自然。卻周粟。隱山川。為人似玉無瑕玷。立志如同鐵石堅。守己祿。莫徇偏。損人利己子孫冤。廉者不受嗟來食。志士不飲盜之泉。辭俸原憲潔。畏金楊震廉。坐懷不亂柳下惠。閉戶無容魯仲連。鶂(ㄧ)食曾如螬李美。瓜祭何勝菜羹甜。俸祿止堪供禮儀。舉家食費僅盤桓。百篢抬回失節物。滿箱裝裹(ㄍㄨㄛ)昧心錢。笞杖徒流誰不怕。勸爾抬頭看上天。縱容男僕如狼虎。謀占軍民地與田。勢敗運衰參訐告。拔塚平房冤報冤。婦男窮極為娼盜。恨殺當初惡要錢。人之節如竹又如月。廣大與高明。圓容更清潔。一生直不彎。挺挺欺霜雪。一勁參天秀。舞風弄明月。娥英泣竹林。點點斑皆血。即如蘇武杖。數有十二節。李陵污其奸。蘇武敬其烈。仲升使西域。三十六國卻。節義全。神聖悅。或掌天曹事。或補城隍缺。或生公與侯。富貴千年業。亂臣並賊子每把忠良滅。一見虛歡喜。心口各相別。心藏丈八矛。意存三尺鐵。舌下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貪酷剋奸讒。自殞兒孫絕。帝不吃長齋。帝不信異說。地獄即城隍。三寶星日月。救濟急難人。就是解冤結。此四節。忠孝廉節。詳明甚切。後列二十四劫:
擎天頂地猛勇神。捧日舉月普照神。列宿張星明朗神。騰雲駕霧飛度神。驅雷掣電威烈神。呼風喚雨擾攘神。降霜落雪變通星。賞善罰惡正直神。
輔德討罪忠義神。覺頑化迷感應神。延生逐疫慈祥神。飛沙走石截路神。翻江遶海五湖神。崩山頹嶺鐵甲神。凍水開冰結化星。抽芽綻葉發育星。開花結果嬌媚星。長禾秀穀益惠星。走獸飛禽捕捉星。魚蝦蟹鱉踴躍星。飛跳諸蟲纏擾星。作文制字文昌星。興兵佈陣武曲星。造作工藝巧作神。
眾星聽令。各回本部。變化發生。稽首神明。無極聖眾。不可思議功德。
斗口王天君欽奉
漢室漢壽亭侯
關聖大帝敕令
大帝曰:帝曾言日在天上。心在人中。心者萬事之根本。儒家五常。道釋三寶。皆從心上生來。仁莫大於忠孝。義莫大於廉節。二者五常之首。聖人參贊化育者。此而己。仙佛超神入化者。此而已。自有天地以來。這個無極太極之理。渾然包羅古今長懸。諸帝王聖賢仙佛。萬經千典。只是明此理。成此事而已。
帝係紫微垣中火之正氣。火離明象也。故主文昌。火又烈性也。故主武曲。文主仁。仁首忠孝。武主義。義首廉節。惟是舉天下萬世。皆為聖賢仙佛。此有晝無夜。有陽無陰。絕無之理也。自戰國以來。帝出世匡君救民。不得已以公善之心望世。此桃園經之所以現身說法也。奈何世之人真性不密偏僻用心。見帝平常之言。不曰聖人不出此驕矜語。則曰聖人不出此淺近語。嗚呼是必欲帝重作五經。待世之智愚賢不肖。皆盡讀之乎。不獨此也。現在身列文儒。亦妄行指駁。帝因周子懍懍。持誦多年只得正解明白。如再有擅行詆毀者。輕則令瘟火滅之。重則命將軍(周倉)斬之毋悔。
帝君曰。天地無私。善惡昭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神道設教。借此以傳。
帝當言明聖經三字。經者常也。所言無非人生日用常行道理。可以常傳萬古。人能恭敬身心。時時不忘乎根本。刻刻常存乎孝悌。謹敬這個心田。勿貪勿淫是也。聖者昭然也。參天化育千古忠肝義膽。萬載聖神。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明者。如同日月。普照乾坤。無物不到。使我心性常懷不昧。靈臺潔淨。打掃如同寶鏡一般。明心鑑性。故曰明聖經明。明聖經本係夢與玉泉寺僧。僧醒而傳述焉。首句漢漢。上一漢字乃代名。即大漢也。漢壽亭係地名也。其先囑咐人人誦此經者。是以效驗歆動人心也。中言精忠沖日月。義氣貫乾坤。即孟子所謂塞乎天地也。曰面赤鬚長者。即大學所謂心廣體胖。孟子所謂睟面盎背也。至投胎轉劫之說。儒者不言。不知釋道兩門並非無據。試歷查古今。借屍還魂。靈殼轉寄。異物入胎。豈少也哉。帝言在列國。在漢與在唐宋之言。實非誑也。諸君試對核之。再四章言忠。文武臣僚。皆當敬體。則是三代以上之臣也。夔龍伊皋其人也。言孝。則曰不解衣不食。則侍膳寢門。文王其人也。滴水還源。孫又效子。則子孫保之。大舜其人也。說到二十四孝。古今昭如日月。格天地動鬼神。豈非確然可據者哉。廉者在周禮。以六計為定。實從義字中生。故為愚昧者痛斥。而廉泉盜水。舉一二而以括之也。節如竹。竹有筠也。如月。月有度也。非筠則溷。非度則昏。古今大節不踰者。於義殆盡。後遣諸神鑒察。以使速應。帝亦大費婆心。以帝為驕。帝固不辭。以帝為淺。帝亦不辭。但願人人從此驕言淺言作去。一一果自信於心中。然後探元妙之理。入上聖之班。帝亦不怪。而且快然也。將此語著靈官傳世知之。為此述告周宰人等。一心體此。以心印心。心在人中。日在天上。欽哉勿忽。
蓋天古佛昭明翊漢大天尊
作者: 翔風鷲    時間: 2007-7-26 11:00:28

原帖由 龍仔 於 2007-6-6 15:28 發表
曾經上在課堂上中國史的教授說其實在三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和羅貫中所說的演義是不同的

陳壽的三國志說關羽其實並不是像大家所說這樣無敵

反而是顛倒過來

張飛他才是文武雙全,張飛的書法很有名氣且寫的很 ...


在翔風心中

五虎將排名起來

是趙雲、張飛、馬超、黃忠、關羽

真正去熟讀三國史後,發現關羽並不像大家心目中的那麼武勇

是羅貫中先生過於將他神格化了。

後世人也拿他來象徵忠、義的形象,進而形成關聖帝君的樣子

張飛在史實裡的確有提到他通文墨也會書法

但在演義裡反而變成個粗人...實在是很可惜!!

-----------------------------

[size=-2]孫權是一個很愛美的男人,自認是江東第一帥哥和第一猛男
但是∼江東的民間卻流傳一首歌搖~
唱道:陸遜、陸遜大懶葩,英俊、瀟灑笑哈哈
孫權聽了,覺得他自己被比下去~
所以就把陸遜逼死了~
作者: gm02548058    時間: 2007-8-2 02:22:18

我覺得還好 我覺得最強的還是趙雲子龍  最讓諸葛孔明放心ㄉ武將  也是智勇ㄉ武將  一人衝入曹營斬殺26員大將  小兵無數   一身都是膽    跟公孫讚ㄉ時候擊退顏良文醜軍智退曹操
作者: albert0506    時間: 2007-8-2 14:03:08     標題: 三國疑雲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田村淳    時間: 2007-8-13 16:23:09

很多人認為關雲長是天下無雙的戰神。

但是依照史實,關雲長的武藝並無傳聞中的鬼哭神號般的強勁。

許多三國遊戲把張飛,呂布撰寫成智商很低有勇無謀的莽將。

史實卻是張飛及呂布的兵法用計非常人能及。

-.-別被遊戲及三國演義蒙蔽了。
作者: 龍仔    時間: 2007-9-5 11:26:42

其實三國演義一書已經讓很多人對正史都不了解

關羽在演義中是戰神,但在正史中確是寫成是一個無賴

張飛在演義中是個莽夫是個有勇無謀的武將,但在正史張飛確是個文武雙全的
除了他有謀略外還有張飛的書法也是流傳後世的,他也是名書法名家
作者: jojoamani    時間: 2007-9-9 09:2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croll5419    時間: 2007-9-9 10:53:04

我在別本書上看過別人對關羽的評價並不是很好說...
這本書的內容裡說到關羽其實是一位自大傲慢的人,說關羽雖然很禮遇士兵但很鄙視那些士大夫,還有一些關羽為人的缺點,張飛剛好跟關羽相反,張飛很禮遇士大夫但對士兵很差,所以一個被下屬背叛,一個是被士兵砍頭這好像是注定好的樣子....。
作者: 燎原火    時間: 2007-9-16 22:08:45

其實,小弟認為
如果各位大大,想對三國的想法有所改觀
個人推薦<<火鳳燎原>>這本漫畫
裡面有用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這段歷史與一些武將
套用裡面的話:「所謂的天下無敵,若無過人的才智,單憑武力,又何來萬夫莫敵之稱號?」
作者: bbbubu    時間: 2007-9-17 00:43: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闇弦月    時間: 2008-3-5 00:40:41

雖然關羽很強
可是如果說單論武藝ㄉ話呂布應該在他之上吧(關羽迷勿生氣)
作者: 魔力紫    時間: 2008-3-7 02:42:54

真是有趣,關羽之所以會被神格化只是因為政治關係,讀過正史都會了解到關羽只不過是演藝寫的太豪洨了
何來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不近女色?三英戰呂布...以下由於過多省略
武功輸人、氣質輸人、脾氣也輸人...實在不知道關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上關羽。
作者: pp4747    時間: 2008-3-13 01:38:59

京劇中有一段........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板坡前稱英雄.....子龍是忠....雖然我ㄝ拜帝君但是還是覺ㄉ帝君敗在"自大"
作者: Dino    時間: 2008-3-13 11:58:52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架構而言基本上和現代金庸的小說是有著滿多相似之處的.
倒是許多讀者被作者精湛的舖陳扣人心絃的精彩小說內容所吸引,
進而產生錯覺,誤把小說當中杜撰的內容當成是史實,
再加上後世的執政者有心的操弄之下,
一個武夫神格化成為武聖,
甚至於時至今日成為萬人膜拜的神祇  關聖帝君.
這當中或許有些荒謬,也存在著許多的無知無智,
但是畢竟關公在許多人的心中已經成為忠義的象徵,這點無庸置疑.
或許有朝一日金庸小說當中的人物如楊過,小龍女...等等,
也會成為不少人景仰與膜拜的偶像也說不定.
至於關羽是不是真的武聖,追求史實的人相信早已了然在心了.
對於選擇相信小說,漫畫的人,有人甘心當傻瓜,旁人有能奈何呢?
此時我心中不禁浮出一句古訓:"盡信書不如不讀書"果真是一語中的呀.
作者: 焦油瑪琪朵    時間: 2009-3-20 03:40:35

我看了以上版大的po文大都很客觀
但我就不曉得為啥有些版友老提甚麼趙雲、呂布之類的
有看過正史的版友就會知道趙雲根本沒甚麼事跡序述(除了當陽一役)
呂布也是常敗將軍
以上是針對陳壽的三國志來講的啦

根據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所述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公孫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趙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操所追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趙雲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趙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諸葛亮率趙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趙雲從外水上江陽,與諸葛亮會于成都。成都既定,以趙雲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諸葛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令趙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趙雲、鄧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謚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謚。后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謚﹔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謚﹔于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趙雲乃追謚,時論以為榮。趙雲子趙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

以上記述就這麼多看官覺得哩?
當然越是沒有特別的記述越是小說家發揮的好題材。
作者: JMMORATE    時間: 2009-3-20 13:46:07

我比較喜歡張遼 許褚  岳飛  項羽   

鼠汗的武將有點被美化過頭了

不過就演義來說 成功了    因為內容精采  所以很多人透過演義來了解

《 本帖最後由 JMMORATE 於 2009-3-20 13:48 編輯 》
作者: samf    時間: 2009-3-20 14:21:07     標題: 回覆 #1 艾迪彥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love55    時間: 2009-3-27 20:37:39

介紹的還真清楚.讓我上了一課.
作者: 07504023    時間: 2012-9-21 15:43:56

版大阿  別把三國演義根三國志搞混

要不然你這篇文章 就應該發到小說討論區裡面的

關羽根本算是小人~好色 易猜忌
作者: 旅行客    時間: 2012-10-31 01:22:03

本帖最後由 旅行客 於 2012-10-31 02:20 編輯

名不符實.欺世盜名之輩.

在清朝之前世人所崇拜的武聖.是精忠報國的岳飛.

滿清是金人後代.自不可能以祖輩的大敵來讓平民崇拜.所以蹩岳崇關.


縱觀歷史.武功跟人品及對國家民族的貢獻勝過關羽的不勝眉舉.

只因一本小說的宣染.以及滿清愚民跟別有用心下.

具然能夠享有武聖跟神明的崇拜.    可恥.


關羽失荊州.孫權求親在前.不同意就算了.也不用講出(虎女不嫁犬子)這種妄語.

將同盟激怒為敵人.何等狂妄無知.對外狂妄自大.對內也是如此.

黃忠為老將.大破夏侯淵於天蕩山.馬超為累世名將之後.本身勇名世所週知.

與其並列五虎將有何不可.卻被其不齒.不識大體至此

失去荊州這大片土地.更害劉備因為結義之情.不計後果大舉伐吳.後又被陸遜大敗.

整個蜀漢國勢大衰.以諸葛亮之能也無力回天.終二世而亡國.

蜀漢最大罪人就是關羽這等妄人.
作者: 高奇    時間: 2012-11-21 01:54:59

何謂來的正史.那時代的記錄官誰敢亂寫.腦袋不想要了嗎.如近代蔣介石的功過都是等他死後.幾乎都是旁人的回憶錄或是口述才得知 .            
台灣的正史有提到228的事件嗎.就算有寫.會寫國民黨如何迫害台灣人嗎.又算有寫.小蔣上任知道.他不會說話嗎
. 近代我們也都摸不太清楚了更何況是1500年前的 歷史.  
作者: opp667799    時間: 2012-11-28 18:29:58

雖然關羽很強
可是如果說單論武藝ㄉ話呂布應該在他之上吧(關羽迷勿生氣)
作者: ian800324    時間: 2013-1-26 19:40:50

關雲長就因為個性驕矜 因此大意失荊州
如果當初關雲長隨著劉備入蜀
然後荊州改由趙子龍來守
三國時代可能又是另一種發展
作者: sder5656    時間: 2013-2-1 01:58:41

關羽中心乃天下第一也
值得我們敬佩的是祂的忠肝義膽
作者: edson1984    時間: 2013-3-11 19:51:05

關雲長是不是真的好色或是武藝被誇大 都無損她的歷史地位.......是真是假都好!!

說真的就算武藝再強 萬人敵 也擋不住 上千名上萬名的部隊包圍

就拿項羽來講 歷史真正有記載武藝高強的就是項羽了 但是又如何 最後還不是被劉邦圍在垓下  戰敗自殺

但其實覺得劉備 項羽 真的很可惜......一個生不逢時一個秀才遇到兵

想想如果當年 雲長不先死 後面就不會有張飛死了 北伐大業就一定會成功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