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金榜題名」為何叫金榜?中研院展清代金榜比台大驚人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3-8-17 20:41:47
標題:
「金榜題名」為何叫金榜?中研院展清代金榜比台大驚人
2023-8-17 20:38:33 上傳
下載附件
(4.56 KB)
2023-8-17 20:41:26 上傳
下載附件
(102.8 KB)
中研院歷史語言陳列館展出清代道光年間科舉考試的「金榜」,寬104公分、長630公分,遠遠望去還有個大大的「榜」字,比聯考時代在台大校門口張貼的榜單更氣派驚人。
分科測驗今天放榜,考生等著「金榜題名」。但「金榜題名」可不是只形容詞而已,古代真的有「金榜」。明清科舉的最後一關「殿試」、皇帝欽定名次後,將榜單於東長安門外張貼三日。因為榜單是用黃紙書寫,因此稱為「金榜」。
中研院歷史語言陳列館此刻正展出清代道光年間的「金榜」,寬104公分、長630公分,遠遠望去還有個大大的「榜」字,比聯考時代在台大校門口張貼的榜單更氣派驚人。
中研院還針對科舉制度設計一款互動遊戲,將科舉知識融入其中。根據中研院的研究,殿試揭曉有大小金榜之分。大金榜貼於長安門、小金榜則是讓皇帝閱覽之用。中研院珍藏的這份1847年的榜單,共記載231名「金榜題名」者,包括李鴻章、沈桂芬、馬新貽,都是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
聯考時代,張貼在公館台大門口的榜單得列出准考證號碼,避免同名同姓誤認。科舉時代,區別同名同姓人士的方法只有籍貫。因此,在清代金榜的名次與姓氏之下,還可以看到這位金榜題名者的籍貫。
網路時代,考生上網看完榜單後就結束。但清代「金榜題名」的過程可是非常複雜。金榜在東長安門外懸掛三天後繳回內閣,接著舉行傳臚大典與瓊林宴。新科進士們還得在狀元的帶領下上表謝恩、前往孔廟行釋褐禮,祭孔儀式完成後,才算完成整個「金榜題名」的流程。
之前原民加分入學制度曾引起討論,但其實清代科舉也有邊疆地區保障名額。考生僅能在自家戶籍地區報考,不能跨考,若冒充其他地區考生考試稱為「冒籍」。清代為了扶持偏遠地區的教育,邊疆地區也有保障名額,導致許多東、中部文化較為發達地區的考生為求中舉,冒充籍貫參加考試。為防冒籍者,甚至在進入試場檢查時有「審音」環節,透過口音辨識是否為本地考生。
資料 :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7369496
附件:
下載 (2).png
(2023-8-17 20:38:33, 4.56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wNzgyNTl8MDQwYzdhYTl8MTc0ODE5NTE2M3wwfDA%3D
附件:
金榜題名.jpg
(2023-8-17 20:41:26, 102.8 KB) / 下載次數 2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wNzgyNjF8YzA1N2ZkZDJ8MTc0ODE5NTE2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