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鑄劍師揭勾踐劍千年不鏽之謎
[列印本頁]
作者:
cschen
時間:
2007-5-21 08:53:51
標題:
鑄劍師揭勾踐劍千年不鏽之謎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出土,雖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寒氣逼人,鋒利無比。它帶有諸多謎團,引發文物界的極大關注,更有眾多工藝品廠家想仿製高質量的越王勾踐劍。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許光國歷經14年研究最終攻克了仿製寶劍的難關。
據《科技日報》報導,今年60歲的許光國出生於工藝世家,從小對工藝品更是喜愛有加。越王勾踐劍出土後,作為荊州市民間工藝師的他是仰慕者之一。
1965年冬,越王勾踐劍在湖北省荊州地區荊門市漳河水庫渠出土,出土時毫無鏽蝕,而且寒光耀目,刃薄鋒利,20餘層紙一劃而破。
越王勾踐劍的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捲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一出土,眾多工藝品廠家都想仿製出高質量的越王勾踐劍。但是要仿製這把千年不鏽的越王勾踐劍需攻克許多難題。
2004年,一把高仿越王勾踐劍問世了,曾做過工藝廠工人和修錶匠的許光國在文物界尚未定論的極大謎題,用自己的方法將它們一一破解。他攻克了越王劍「精密鑄造、防鏽、防腐、錯金」等四大工藝難關。仿製出了一把「越王勾踐劍」。
此時的許光國對越王勾踐劍的研究、仿製已經經歷了14年的時間,及上千次的失敗。為了仿製勾踐劍,他收集了古代青銅器殘片、斷件和相關資料,數次到湖北省博物館看越王勾踐劍實物,對其外形、色澤、花紋爛熟於心。在此基礎上,他悉心研讀青銅器專著,特別是對《周禮•考工記》等古人有關青銅器製作的典籍進行深入學習。
寶劍的尾部是圓錐體底座,座內內空,有極其規整的11個同心圓刻紋,間隔只有0.2毫米,圓圈中間還有細繩紋,這是現代的車床技術都無法實現的,而許光國仿製的劍同心圓間隔最小的卻只有0.1毫米,這都是憑雙手製造出來的,幾十次、上百次地改變方法和模具,做出來的成果。而精修鐘錶時打下的功底幫了他很大的忙。
此外,對於越王劍上的菱形花紋,許光國在一次研討會上得知這門工藝是一種化學反應時,獨創出了「硫化工藝」從而攻下這一多年以來人們在想方設法都難以攻破的難關。
為了解決防腐問題,許光國用了最近5年的時間,製造出了一種「包漿」為高仿越王劍穿了一層2,000年的衣服,至於「包漿」具體為何物?許光國只是透露主要成分是化學元素「鉻」,具體研製過程則拒絕公開。
越王劍上刻有「越王勾踐/製造用劍」八個金絲字,這八個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譯的。許光國結合古代一種鑄造工藝「失蠟法」,把純金拉成金絲,用尖針精細刻畫,做好範模,用手工嵌進去。終於完成了一把高仿越王劍。
值得一提的是,許光國所製作的高仿越王劍與真正的越王勾踐劍並不完全一樣,真劍長55.7公分,寬4.6公分,而仿劍長和寬分別是56.2公分和5.1公分。
許光國說,「首先是對於古代鑄劍工匠的尊敬,在2,000多年前,他們製作出如此精美的東西,我只是仿製,一定不能完全雷同,要尊重他們的心血;其次呢,是為了更好地鑑別真偽,以防被不法分子瞄上,拿它去坑矇拐騙。」
作者:
chiahan
時間:
2007-5-21 13:36:16
當然現代人想要突破古代人的技術可說是易如反掌
不過你也要想想~爲啥古代人的技術無法保存至今
當然有許多不可告人的裡由像是不肯外傳啦
或是戰爭等等的因素
所以要好好珍惜流傳下來的技術阿
不要再次破壞它啦
作者:
jlsheat
時間:
2007-5-21 13:5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tw80293
時間:
2007-5-24 01:08:39
痾...那圖片是真品還是仿的....
如果能有真假對照或許更能看出古代鑄劍工匠的偉大之處
作者:
魯肉飯
時間:
2007-5-24 02:32:01
中國古代的科技真的讓人佩服.連現代人要仿都很困難
作者:
superwowo
時間:
2007-5-24 19:02:34
雖然仿製的維妙維肖,
但是原來的勾踐劍就失去價值了,
還是推崇工匠的辛勞。
作者:
mylife0990
時間:
2007-5-25 15:0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air310
時間:
2007-5-25 15:10:05
古代的人 技術真的很棒
可惜的是 中國有藏私的不好習慣
造成很多技術都沒辦法 流傳下來
如果當初有流傳下來的話
我們應該是有很多很棒 很經典的一些技術
而不用仰賴外國的一些 技術了
作者:
舞雨人
時間:
2007-5-25 19:35:24
中國工藝技術一向..博大精深..
連複製都要花那麼久的時間.真是佩服古人
作者:
superblue
時間:
2007-5-25 21:26:05
上面說得都不錯@@
不過,從兵馬俑所出土的劍其冶鍊技術更為利害
..因為劍被兵馬俑壓住而彎快90度,劍被取出時立即恢復原樣
,重要的是這劍不是軟劍......可見先秦就有如此的技術
作者:
rv250
時間:
2007-5-28 17:08:21
對於某些古代工藝~
真的是令人感到偑服不已
作者:
aqw1
時間:
2007-6-1 08:30:16
不過,從兵馬俑所出土的劍其冶鍊技術更為利害
..因為劍被兵馬俑壓住而彎快90度,劍被取出時立即恢復原樣
,重要的是這劍不是軟劍......可見先秦就有如此的技術 [/quote]
我也有聽過這個例子
我也是覺得非常的神奇
古文明
真是可怕的東西
只可惜為什麼我們這些後代卻無法知道解答呢?
作者:
大俠一隻花
時間:
2009-12-9 14:31:40
對於各種的工藝技術 , 首先我們要尊重原創 , 重視原創 !!
其實全世界皆然 , 對於一些苦心研究 , 花費心血所得的獨門技術 , 都會有所隱瞞一些製造的
技巧和程序的 , 要不然苦心的研究 , 一些帶有商業利益或軍事利害關係的技巧隨意流出 , 其實
也不是一件好事 !!
不過各人對於大陸的這位許姓收藏家花了十四年去了解古代的造劍技術深表敬意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