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聖嚴法師: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23-8-28 01:23:46
標題:
聖嚴法師: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聖嚴法師: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空」。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彷彿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艷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乾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範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識」,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佛弟子文庫)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3-8-29 23:12:49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8-29 23:14 編輯
「空」並不是指
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
,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胡說八道, 亂扯一通
佛法所說的「
空
」就是指:
什麼東西都沒有
因為
什麼東西
都沒有, 所以不存在任何
現象
。
《大乘密嚴經》
空
名
無實物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無物者
則名爲
空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畢竟空
無法 無眾生
。諸法尚不可得。何況有眾生。
因為「空」指:
空無一物
因此「色即是空」意思就是指:色即是
無有
;
(受想行識 亦皆
無有
)
《光讃經》色
空
則
無有色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色空
無所有
。受想行識空
無所有
。
《放光般若經》
無有五陰
汝等見有五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於
無色蘊
乃至識蘊。
見有色蘊
乃至識蘊。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3-8-29 23:21:51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8-29 23:27 編輯
「空」指:空無一物(色受想行識 都沒有)
必須證「空」才能享有:涅槃之樂
所以, 涅槃之樂 是一種
遠離物質世界
的快樂。(不見有任何
物質
存在)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
不見物
故。名
見如來
。
《佛説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見無有物
名
見如來
。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於一切法都
無所見
。是
眞見佛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