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人文古蹟-彭佳嶼燈塔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良車輪餅    時間: 2023-9-18 01:20:09     標題: 人文古蹟-彭佳嶼燈塔

彭佳嶼燈塔

現況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彭佳嶼8號

評定理由

1.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彭佳嶼燈塔於1907年(明治40年)始建,1909年(明治42年)竣工,是日治時期第六座完成及點燈的磚造燈塔,至今超過百年歷史,為日本內地與臺灣基隆航線最重要之燈塔。燈塔由日人石橋絢彥設計,其八角基座轉圓形平面的構造形式,呈現洋式、日式燈塔營造技術轉換之歷程,具航海及軍事戰略之重要意義及歷史價值。

2.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性:彭佳嶼燈塔所在的彭佳嶼,和花瓶嶼、棉花嶼合稱為北方三島,其火成岩地質環境,因湧泉水量有限,島上人員生活用水仍依靠雨水收集供給。目前燈塔周圍的雨水集水坪、貯水池、淨水池、風力塔等相關附屬設施留存完整,具體展現其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基地特色,具完整性。

3.已指定之古蹟中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彭佳嶼燈塔為國內兩座頭等燈之一,塔內配置燈器為日人模仿法國巴比埃廠(Barbier, Bénard & Turenne, Paris)自行製作之蚌形平面佛萊斯納折光透鏡機(Fresnal's Revolving Dioptric Lens),其所屬傳統水銀鏡機轉動平臺及傳導重錘、鋼索等附屬裝置,目前皆保存完整且持續運作中,與燈塔同為臺灣營造技術、光學技術發展之僅存例證,極具稀少性。


外觀特徵
彭佳嶼燈塔所在的彭佳嶼,和花瓶嶼、棉花嶼合稱為北方三島,其火成岩地質環境,因湧泉水量有限,島上人員生活用水仍依靠雨水收集供給。目前燈塔周圍的雨水集水坪、貯水池、淨水池、風力塔等相關附屬設施留存完整,具體展現其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基地特色,具完整性。

室內特徵
彭佳嶼燈塔為國內兩座頭等燈之一,塔內配置燈器為日人模仿法國巴比埃廠(Barbier, Bénard & Turenne, Paris)自行製作之蚌形平面佛萊斯納折光透鏡機(Fresnal's Revolving Dioptric Lens),其所屬傳統水銀鏡機轉動平臺及傳導重錘、鋼索等附屬裝置,目前皆保存完整且持續運作中,與燈塔同為臺灣營造技術、光學技術發展之僅存例證,極具稀少性。

使用情形
彭佳嶼燈塔所屬傳統水銀鏡機轉動平臺及傳導重錘、鋼索等附屬裝置,目前皆保存完整且持續運作中,目前燈塔周圍的雨水集水坪、貯水池、淨水池、風力塔等相關附屬設施留存完整。

現  狀
彭佳嶼燈塔所屬傳統水銀鏡機轉動平臺及傳導重錘、鋼索等附屬裝置,目前

(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附件: 21.jpg (2023-9-18 01:20:04, 168.48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yNTU1Nzh8NmYxYjNiYzR8MTc1NTE5MTU3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