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這位自稱潛艦國造參與者把「泊港測試」(HAT)與「塢內測試」(Dry Dock Test)前後順序與條件分不清楚。個人已經多次撰文強調,潛艦依照順序的測試,係下水前的「塢內測試」、下水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這三個階段測試的環境、方式和層次都有所不同;新造的潛艦必須在船塢內建造完成,並經過初步的塢內一連串的測試程序完成之後,再下水將潛艦拖出船塢,靠泊在碼頭浮在水上進行後續的「泊港測試」(HAT)與「海上測試」(SAT)。下水前的「塢內測試」與後續兩階段測試不同之處,主要是以浮於水面安全考量為主,在潛艦正式下水之前,要進行的測試和準備工作,概略可以分為:「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潛艦在塢內所有裝備單機測試完備之後,再經過壓力殼內部與各系統管線的加壓測試,確保無任何微小的沙眼和裂縫所形成的「壓降」現象,之後才可開始準備進入「塢內靜水壓測試」,這又可分為二部份:首先、是開始將海水導入塢內,淹過海水冷卻進口即停止進水,移除岸置海水管路後,啟動潛艦主海水冷卻馬達進行全艦全面性測試,若確定無誤則可準備進入下一關鍵的一步:「潛艦靜態浮於水面」。然而,該潛艦國造參與者卻說下水後,還要在塢內進行HAT,這表示其完全搞錯,前後弄混了「塢內測試」與「泊港測試」(HAT),而從另一方面分析研判,是否也表示「塢內測試」的部分,有些還並未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