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字若望在「攀登加爾默羅山 The Accent of Mt Carmel」及「心靈的黑夜 The Dark Night」提出效法基督的痛苦:「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谷8:34-35);我們經歷的苦難都難以和基督的苦難相提並論,因為基督在十架上經歷人間最痛,就是天主的隱藏:「在第九時辰,耶穌大聲呼號說:「厄羅依,厄羅依,肋瑪,撒巴黑塔尼?」意思是:「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谷15:34);基督無辜受苦,因他甘願與受苦者同行,好給痛苦中的我們加力,所以我們在痛苦中也有了同行者,也得著了力量。
5.2嚮往超性的事物
許多殉道者,許多聖人都因為嚮往超性的生命,渴望藉痛苦和主基督結合,才可以忍受痛苦,甚至放棄了生命。從以下聖女小德蘭(Theresa of Lisieux 1873-1897) 的語錄可以體會聖女對主灼熱的愛情,這使她可以注目超性的事,可以因愛而受苦:
Jonathan Dodson 引述日本藝術家藤村Makoto Fujimura的話,他說修補茶碗的工匠用液體黃金重新接合破碎的茶碗,修補後的碗器上遂有蜿蜒的鎏金河流,藤村堅持說:「他們不是在修復茶碗,而是使它們更美麗」。Jonathan領悟到在痛苦中,天主不單想修復我們;他是想我們經過痛苦而變得更加美好。藤村的妻子的話同樣發人深省:「茶藝師們開始修補之前會把碎片捧在手裡對它們表示尊重。我們必須與生活的碎片共處,尊重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