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君子重諾守信 天報厚德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良車輪餅
時間:
2023-11-29 00:48:18
標題:
君子重諾守信 天報厚德
君子重諾守信 天報厚德
2023-11-29 00:48:14 上傳
下載附件
(104.03 KB)
言必信,行必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認為承諾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君子不輕諾,做不到就不隨便說,但只要是他答應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都會想方設法辦到。
朱暉信守承諾
漢代時的朱暉在讀太學時,結識了官職顯赫的張堪。張堪欽佩朱暉的品行,很器重他,但朱暉認為自己是一名太學生,不敢與張堪交往過密。一次,張堪對朱暉說,你真是一個自持的人,值得信賴,我可以將我的妻兒託付給你。
對朱暉來說,張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朱暉對此重言不知如何反應,只是恭敬地拱手相應。張堪去世後,因為官清廉沒留下什麼財產,朱暉聽說他的家庭貧困,便親自去探訪並時常以錢糧接濟。
朱暉的兒子不解地問他:「您和張堪有什麼厚交?」朱暉說:「張堪曾對我有知己相託之言,我心中已經信受了!」
朱暉還有一個朋友叫陳揖,陳揖過早謝世了,留下兒子陳友,朱暉於是盡一切力量幫陳揖盡父責。有一次,南陽太守聘請朱暉的兒子出來當官,朱暉推辭而推薦陳友。有一年,南陽發生大饑荒,朱暉把家中的錢財全部拿出來,救助周圍百姓。
後來,朱暉當了尚書令,他兒子朱頷當了丞相,孫子朱穆出任冀州刺史,人們說這是朱暉信守承諾、樂於助人的德行積累所致。
楊公不貪財
再如明朝名臣楊博的父親楊公,是個商人,曾在淮揚地方經商,當時有一位從關中來的鹽商,將一千金的錢寄放在楊家,請楊公暫時代為保管。不料那鹽商離開以後,竟然一去不回,楊公不知如何才好,便將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種植花卉。並派人到關中去尋找,後來找到了鹽商家,不料那鹽商已經去世了,家中只有一個兒子。
楊公得知消息後,便邀請商人兒子到楊家指著花盆說:「這是你父親生前所寄託的金錢,現在就交由你帶回去吧!」商人的兒子非常驚訝不敢收取,楊公說:「這是你家的財物何必推辭呢?」因此就說出原由,商人的兒子非常感動,於是叩謝攜帶那筆金錢回去。
後來楊公的兒子楊博中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楊博的兒子楊俊民也中了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楊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不為錢財所動,具有可以託孤寄命的人格操持,難怪終得賢德子孫世代貴顯,足證天報厚德絲毫不爽。
古人遵守諾言,言行一致,對於一句交託的話,能做到終身不忘,而真正成為良知、正義、感恩的人。踐約守信是誠實做人的核心,是為人處世道德標準的要求,是對自己良心的忠誠和對他人的負責。
轉載自明慧網
附件:
23.jpg
(2023-11-29 00:48:14, 104.03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2ODEzMzF8NGViNzVmM2N8MTc0MDQ2Mzg1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