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列印本頁]

作者: 現在登入    時間: 2023-11-29 01:04:49     標題: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自己愛別人多少,別人也愛你多少,這也是物理的道理。但要注意這個「恆」字的含義,這種仁愛、恭敬的相互往來,並不是指個別的人而言,你愛張三愛得入骨,說不定張三反而恨你恨到入骨。這種因果關係很複雜,可能你對張三好,而張三對你的好回應是由李四那裡轉過來的。所以李四對你好,也與你對張三好是一樣的。這樣的情形,在佛家來說,就是因缘,敬人也是如此。所以不必對人做個別的要求:我對你這樣好,你為什麼對我不好?而是一個知識分子要有這樣的存心,若希望穫得別人對你仁慈、恭敬,必先對人仁慈、恭敬,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敬愛。

孟子理解現實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當你愛人、敬人,但對方卻蠻橫無理地反加於你,怎麼辦?孟子的主張是,作為君子,首先反省自己,是否對人不仁了,失禮了。反省之後,覺得自己是仁愛的、有禮的,而對方仍然蠻橫無理,君子一定會再反省。再反省之後,確信自己沒有錯,對方仍然如此,君子就會認為,這樣的人不過是狂妄者,和禽獸沒有什麼區別。既然如此,作為君子,和禽獸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我們必須明白:君子能愛人,必先自愛;能敬人,必先自敬。由自愛、自敬開始,推而及於他人,這是一種既「忠」且「恕」的行為。「忠」,是一種高度的責任感與向上心,對自己作出的無限要求;「恕」是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寬大襟懷。對自己的無限要求,使君子無時無刻不自我警惕和反省,憂心做得不夠好;而以寬大的心對待別人,別人對你自然不生怨恨。所以孟子說「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就是這個意思。宋代張九成《孟子傳》評說,孟子的言論是傳承曾子「忠恕之學」的,筆者甚是同意。

道理並不深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關鍵是要有行動的熱情。 如果人人都有這種行動的熱情,許多人際之間的矛盾糾葛就會沒有了,許多事情就要好辦得多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會大大提高了。問題是,我們從幼兒園時就接受這種互愛互敬的教育,而實際到底做得怎麼樣呢?恐怕也應該接受孟子的建議,來一點反躬自省吧。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説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户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來源:道站


附件: 85-1.jpg (2023-11-29 01:04:21, 44.78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2ODEzNjJ8MzI3M2ZkNDh8MTcxNzY4MzYzOXwwfDA%3D

附件: 85-3.jpg (2023-11-29 01:04:21, 24.71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2ODEzNjN8ZGJlMDQzZjd8MTcxNzY4MzYzOXwwfDA%3D

附件: 85-2.jpg (2023-11-29 01:04:22, 163.03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2ODEzNjR8MDY0YzMwNTN8MTcxNzY4MzYzOXwwfDA%3D

附件: 85-4.jpg (2023-11-29 01:04:25, 25.95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2ODEzNjV8YmIwMzNlMjl8MTcxNzY4MzYz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