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機會消失也會帶來新的負面衝擊,我們現在才剛開始理解那些影響。想要瞭解一項行為的效果,一種很好的作法是研究把那個行為推向極端的族群。說到隨時隨地連線上網,這種極端的行為在一九九五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身上特別明顯──他們是第一批進入青春期時,已經很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持續連線上網的族群。他們的父母或老師通常可以證實,這個世代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數位裝置。﹝「無時無刻」這個用詞並不誇張28,常識媒體公司(Common Sense Media)二○一五年做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平均每天花九個小時在媒體上,包括簡訊和社群網路。﹞因此,這個群體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持續喪失獨處機會真的會造成問題,那應該會率先出現在他們身上。
記者班華.丹尼澤—路易斯(Benoit Denizet-Lewis)在《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調查青少年普遍出現焦慮症的現象時,發現智慧型手機在各種看似合理的假設中是一再出現的徵兆。「在Instagram出現以前,焦慮的孩子確實早就存在了。32」他寫道,「但我採訪的許多父母擔心,孩子的數位習慣──全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回覆簡訊、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癡迷地追蹤同儕刻意營造的形象──是導致孩子陷入焦慮的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