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無上妙義的真諦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良車輪餅    時間: 2024-2-5 01:04:06     標題: 無上妙義的真諦

無上妙義的真諦

兩千五百多年前,我們的教主佛陀,在印度的靈山會上講說《妙法蓮華經》,那時有百萬人天及五千名弟子聽法,這五千位弟子,由於根機未成熟,難以理解法華的玄妙義理,感覺不契機,就現場退席了。

之前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講說《法華經》時,一方面非常地歡喜、一方面也感到惶恐。歡喜的是靈山勝會能夠重現於世,與大眾一同感受《法華》經典的美妙;惶恐的是假如有五千人退席,那樣現場聞法的聽眾就沒有很多人了。

《妙法蓮華經》這一部經,可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妙」。「妙」者,是妙不可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妙就像虛空,虛空難以思議,也是言語文字難以道盡。就像這首偈語所說:「大海之水可飲盡,剎那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境界。」如同原本是國父紀念館,由於講說《法華經》,因緣時空改變,這個紀念館就轉化為清淨的靈山勝境,變為一個聞法薰修的道場。

空間由於用處不同,剎時變化無窮,這個轉變就是一個妙事,而幾千人聚會,講法聞法皆安詳,沒有人聲吵雜,沒有人我的爭執,如此的和諧,不就是妙事嗎﹖

聽聞《妙法蓮華經》的人,也可以全部稱為「妙人」,因為心契入微妙的佛法,才會捨棄世間的娛樂休閒,沒去別的地方聽音樂、唱歌,樂意來聽講經,所以,可以說有那麼多的「妙人」,才成就了「妙法」。

佛法妙不可言,但佛法的妙處,也處處展現在平凡的事物上。想要聞法,是懂得「妙聽」,不聽世俗的音聲,懂得諦聽佛法的真理;眾人合掌誦經,當下至誠之心,身口意清淨,即為修行,也就是一種「妙行」。

《法華經》有妙理、妙法,可以讓人感受佛法的微妙。例如講演台上的燈光設計,一下亮一下暗,呈現各種顏色變化,置身其中,有種奇妙之感。而且音響非常好,把聲音、音樂傳達得清楚,沒有雜音干擾,這也是一種奇妙。真是妙音、妙響、妙光聚集一堂。說到妙,現場還含有妙教、妙言、妙語、妙覺、妙果、妙歌、妙舞……真可謂無一人、無一事、無一物是不妙的。以下分四點說明法華的妙意:

(一)學習蓮花出塵不染

佛陀用蓮花來譬喻妙法。蓮花出生在汙泥裡,如此骯髒的泥水養出的蓮花,是那麼地清淨幽香,它能「出汙泥而不染」,不是很妙嗎﹖我們在社會,要能學習蓮花的精神,在身處動亂,人心險惡,是非雜染的環境中,即使面臨種種的陷害、毀謗、挫折,能夠像一朵出水的蓮花,不被外境的骯髒汙染。在五濁惡世裡,我們的身口意,仍不失清淨、芳香,我們的生命,就可以活出跟妙法蓮華一樣,在人間處處展現佛法清淨的妙用。

另外,蓮花有十個蕊,是象徵十法界。意思是說我們的一顆心,同時包含了十法界眾生善惡聖凡的念頭。我們的心除了背負著金錢、名位、權力、愛情,以及生活擔子、榮辱、得失等種種世間的煩惱之外,我們的心,同時也含攝了聖凡十法界。

十法界裡,聖賢的階次,最高的是佛,再來是發大心的菩薩,清淨無為的緣覺、聲聞乘,以及修持十善的天、人,和喜愛爭勝好鬥的阿修羅界,加上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所有的生命離不開這十法界的範圍。

畫一個圓圈,代表我們的心,把它分成十個區塊,就是十個層次,從佛到地獄、餓鬼、畜生,這十個世界都在我們心中,由於惡念多、習氣重,我們往往在惡的法界浮沉不定,苦樂輪轉不停。

此經〈方便品〉裡說:「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因此,每一個人在一天的生活當中,不斷地在十法界的心念中遊走。凡夫的心念,猶如風中燭,搖動不安。善念多些,即處於良善的天界,對親友同事都能包容愛護;若自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或有他人違逆我們的心念,當瞋心、貪心生起,心剎那墮入餓鬼、地獄之間。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在天堂地獄來回無數次。

如果打架、罵人,充滿貪瞋愚痴,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心;到道場參加活動或聽經聞法,生起清淨的心,就是佛心,就是在佛的世界、天人的世界。因為這顆心變化不定,我們從佛、菩薩,到地獄、餓鬼、畜生,都是同樣一顆心,不是很奇妙嗎﹖我們的心,具備了聖凡的十法界,這樣的心真是妙得難以思議!

(二)人人有成佛的希望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到最後才講說《法華經》,主要是發揮佛法最高的理想,最圓融的境界,那就是要我們相信:只要能回頭轉身,去惡向善,則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惡人也有成佛的一日。

何況能聽聞《妙法蓮華經》的必然是具有大善根的人,已種下成佛的淨因妙果。淨念聞法者乃至惡人一闡提,都具有成佛的希望與潛能,如此平等甚深微妙的佛法,不是很妙嗎?〈提婆達多品〉中,惡人提婆達多,被授記將來能成就佛道;八歲的龍女即身成佛的事蹟,都是在強調人人都有佛性的道理。

我們學佛,就是要認識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佛經說:每一個人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在〈方便品〉裡就提到種種成就佛道的情境,如「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甚至「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可以說,只要有信心,是「無一不成佛」!因為佛性是不假外求,人人本具,個個皆有的。

有一次,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中拿了一顆摩尼寶珠,問四方天王:「你們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四天王以各自所見說有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

佛陀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現在我手中的摩尼珠是什麼顏色?」

四天王不解其意:「佛陀,你手中沒有什麼摩尼寶珠啊!」

佛陀說:「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面前,卻視而不見。」

這顆看不見的摩尼寶珠,指的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

《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衣珠喻」,象徵眾生皆有佛性,猶如衣內繫寶珠而不自知。如:宋朝茶陵郁禪師的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意思是說:每個人原本都有清淨的本心,只因煩惱妄想而不能顯露;只要去除了妄心,就能回歸清淨的自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盞明燈,只要點亮心靈的燈光,光明就會來到,黑暗當下就會消失。

佛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就理體而言,我們與佛陀一樣具有尊貴的佛性。只要肯為眾生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就能將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

(三)用清淨心觀看世間

世間是由眾因緣和合而成,眾生也是各有因緣業力而形成十法界。假合而有的世間,沒有固定性、主宰性的本質,即是「實相」。「諸法實相」是〈方便品〉中所闡述的法理。「諸法實相」的「諸法」,是指在現實世界中,以各種姿態呈現出來的「一切現象」。「實相」則是指「究極的真理」。在〈方便品〉中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唯獨十方諸佛,和釋迦牟尼佛,才能真正明了一切法實相的道理。

在聖者的世界裡,凡俗的事物也有佛法的殊勝。相反的,在凡夫的世界裡,世間是千差萬別的;沒有開悟成道的凡心,所用的是凡眼、肉眼,即使遇到釋迦牟尼佛,所看的佛也不過是個老比丘而已。在〈五百弟子受記品〉裡,佛陀也讚歎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說一般人看他只是一位聲聞僧,其實他「常能審諦清淨說法,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

同樣的,當我們用佛眼來看所有的眾生,眾生都是佛;用瞋恨的心來看一切的人,一切人都很醜惡。原來好壞、善惡、是非等等,都源於一心的分別,即聖凡層次所見的不同。

就像同樣是水,水是魚蝦安穩的家宅;在人類所見是解渴的清水;在天人眼裡,水是美麗的琉璃;在餓鬼的見解,水卻變成膿血。這「一水四見」的道理,提醒我們要轉凡入聖,必須學習用清淨的心眼觀看世界的人事物。

有一位在服兵役的青年寫一封信回家,跟他的父母親說:「爸爸、媽媽,什麼當兵!天天都在打掃,要掃廁所、要洗碗,還要替長官添飯,苦不堪言!每天要擦槍、要出操,累死了。一下子說違反軍紀,要關禁閉,叫我們要絕對服從,很不自由,又很專制、獨裁……」

另一位當兵的青年也寫信給他的父母說:「爸爸、媽媽,我到軍中來,每天早晚都要打掃,打掃讓我養成好的習慣,可以去除我的妄想、煩惱,外面的地掃乾淨,我的心也很乾淨。每天要洗碗,洗碗就好像洗心,過去都不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自從在軍中洗碗,才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最近,又調到伙食部煮飯、煮菜,真好!我終於有機會跟人結緣,給人歡喜,給人方便,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爸爸、媽媽您們為我歡喜嗎?我每天都要擦槍、都要出操,我終於知道要有責任感,要為國家、為百姓盡心盡力。我覺得我像一個大男人!」

所以,人處在天堂或地獄?都是由人的念頭想出來的。

我經常引用一個譬喻,有位信徒去拜訪年輕的住持,旁邊站了一個年老的和尚。年輕的住持跟年老的和尚說:「客人來了,去倒茶來給客人喝!」

信徒想:「年紀輕輕的,怎麼對老和尚講話這麼不客氣﹖」老和尚倒茶來了。

住持又說:「切一盤水果請客人吃!」老和尚去切水果,信徒更加不高興了。

年輕的住持再說:「我現在有事,等一會兒,陪信徒一起去吃飯。我走了!」

吃飯的時候,信徒問老和尚:「那位年輕住持是你的什麼人?」

老和尚說:「是我的徒弟。」「徒弟怎麼對你那麼沒有禮貌?那麼不好!」

老和尚說:「你不能批評他,我徒弟對我很好。」 

「怎麼好?你看,叫你去倒茶!」

「是啊!他只叫我去倒茶,沒有叫我去燒茶,燒茶就辛苦些!」

「你看,叫你去切水果來給我吃。」

「只叫我去切水果,並沒有叫我去種水果,種水果就更辛苦!」

像老和尚這樣的心境,每天都在天堂、極樂淨土裡生活。人際之間,若能有這樣的天堂、淨土的心境,那麼,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也會成為天堂。

成功與失敗都靠自己,快樂與痛苦是自己的心念,富貴與貧窮也是自心的感覺。一個人再怎麼有錢,如果不滿足,終究還是貧窮,還是會痛苦。反之,雖然貧窮,沒有錢,但也可以過很富有的生活,為什麼?一棟棟花費數千萬建造的國父紀念館、博物館、圖書館,我們可以自由進出到裡面聽講演、參觀、讀書,就像是自己的房舍;建築物外圍寬敞的空地,可以當作自己的庭院,舒適地散步、乘涼、遊玩,也不會有人來驅趕。我們雖然沒有出錢、出力,但能有一種「享有」的心態,這美好的世界都是我們的。這不是富有嗎?

人的心如果要想「占有」,就會更貧窮。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因為貧窮,一直想著:「我要有錢,有錢就好了!」等到真的有錢了,反而覺得人生一點意味都沒有。沒有錢的時候,有著奮鬥的精神,想要往上爬,為了希望和努力的目標;等到有錢了,反而失去目標,生活變得沒有衝勁。

像我童年時,連吃飯都有困難,當時期待:「將來有辦法,一定要好好地大吃一番!」到了今天,什麼都吃得起,滿桌的美食當前,卻覺得沒有味道;反而覺得過去粗茶淡飯,像珍饈美味一樣。

以前沒地位、沒名聲,心裡想:「沒有人聽我講話,將來有辦法,一定要讓很多人聽我講話。」到現在很多人都來聽我講話,卻不敢暢所欲言,因為變成公眾人物,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負起社會責任的。

過去曾想:「我要周遊世界,到各處看看,了解地球、世界是什麼樣子。」後來有數次環繞地球的機會,在別人眼裡的周遊世界,看起來很好,其實一點都不好。因為所到之處,都是在看照相機(因碰到的人,都要求要和我照相),真的是苦不堪言。因此,快樂、富貴,不是要周遊天下、吃好的、穿好的;原來,貧富貴賤都在我們的心裡。

「一念三千」,心中有快樂、有富貴、有珍寶,不一定要到心外去追求。內心比外面的寶貝更多。窮富在一念之間;善良、邪惡在一念之間;覺悟、愚痴在一念之間;朋友、仇敵在一念之間;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看人是佛祖或牛糞,也都在一念之間。如何建造心裡的天堂、心裡的淨土、心裡的富有、心裡的安寧?身在混濁的社會裡,如何保持心中寶貴的善念、正念、淨念,是很重要的。

(四)譬喻故事說明佛法

譬喻,使人易於理解教說之意義內容。釋尊說法,巧用譬喻,在大小乘諸經論中,多處舉示譬喻以說明教法要旨。經典中常用之譬喻有:(1)獅子身中蟲:譬如獅子,雖號稱萬獸之王,死後尚不免為自身中之蟲所食;比喻在佛教中破壞佛法者。(2)盲龜浮木:譬如大海中有一盲龜,壽命無量,每百年探出水面一次,而海中有一浮木,中有一孔;盲龜若欲遇值此浮木之孔,則甚為難得。謂人類生於此世遇佛聞法之機緣,極為稀罕難得,彌足珍貴。

《法華經》的七譬喻是多彩多姿的,透過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讓眾生了解心佛眾生實為一體,是全經之精髓所在。如火宅喻,譬如家宅遭遇大火,幼兒仍在宅中遊玩,不知脫離危險,長者乃施設方便,告以門外有幼兒所期望之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藉以誘出門外,遂共乘大白牛車脫離火宅。於此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為五濁、八苦等苦惱所聚,無法安住;幼兒比喻眾生,謂眾生貪著三界,耽於享樂之生活,不知處境之危險;長者比喻佛,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

又如藥草喻,譬如諸藥草種類有別,名色各異,雖密雲瀰布遍覆,同受一雨所澤,然因根、莖、枝、葉之別,大、小諸樹各稱性而長,致各有差別。謂眾生根性各異,亦復如是,佛陀隨眾生品類,以教化眾生各自之智性,治癒其病惑,令證入菩提。

《法華經》之譬喻,呈現如來為宣示一佛乘,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為煩惱眾生,用各種方便法門令入涅槃的用心。其教義教法在深層內涵中,如能深入明了法華譬喻,就能體悟一乘法義。

(星雲大師全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