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易經的智慧哲理,簡單明了的「道」 [列印本頁]

作者: 慕冰至    時間: 2024-6-7 00:56:13     標題: 易經的智慧哲理,簡單明了的「道」

易經的智慧哲理,簡單明了的「道」

講述不一樣的國學,至簡,道德,返璞,去禮,實用!

在國學裡面,易經和很多經典是相通,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易經啟發影響了幾乎所有了中華文明經典。這在我看來,也是很有可信度的。自從伏羲一畫開天之後,幾乎所有的文明啟迪都是圍繞這一畫而展開的。到了諸子百家爭鳴的時候,所有可供查閱的書籍也基本是連山,歸藏,周易以及其他關於易之解讀的書籍,所以說那時各家先賢,基本都是受了易經的影響。


在領悟易經智慧哲理的時候,或許可以多與諸子百家經典聯繫起來,比如在思考易經對於世界本源的描述的時候,周易是這樣講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道德經卻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我之前用了幾篇文章,分別簡單的介紹了易經裡面,所謂太極,兩儀,四象的解釋,其實這些概念實質上不過反映了周易裡面的一句話,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任何所有事物都分陰分陽,所以太極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而老子所謂道又是什麼呢,其實在經里也有個比較恰當的描述,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不必解釋其他,只看道法自然,就可以了解,所謂道,就是天地自然的規律,一切種種的本質。而道生一與易有太極,其實並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那麼一生二,二生三是什麼呢,其實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裡面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裡面的二就是陰和陽,而三就是天地人,有了這三才,萬物自然生生不息了,於是便有三生萬物。

由此可見,道德經對道的闡述,主要還是以人為本,論述人與天地自然的關係。而易經是以本為本,所有一切都可以只歸結為陰陽,對易經具體的闡釋運用,卻是可以從任何方面來進行的,因為所有的一切總的本質都是陰陽。


從經典的不同論述中,找出聯繫與區別,探索各自的立場,直面其中的本質,對於我們深入學習國學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可以很簡單地剖析先聖的意圖。

(心蘊萬千歸於無)




附件: 95-1.jpg (2024-6-7 00:55:54, 54.1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OTQyMzB8YTc2YWQ4NGN8MTcxOTU0MjUwMXwwfDA%3D

附件: 95-3.jpg (2024-6-7 00:55:54, 27.37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OTQyMjl8ZjYwOWFjZmR8MTcxOTU0MjUwMXwwfDA%3D

附件: 95-2.jpg (2024-6-7 00:55:54, 34.26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2OTQyMjh8MjFlZjhjMzZ8MTcxOTU0MjUw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