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形神合一”到“心靈的逍遙”的道教「守一」 [列印本頁]

作者: 官不聊生    時間: 2024-6-11 02:24:12     標題: “形神合一”到“心靈的逍遙”的道教「守一」

“形神合一”到“心靈的逍遙”的道教「守一」

「守一」一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即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守一是早期道教最基本的修養功夫,它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存思之法。它是守持身中魂神或精、氣、神,使之不向外散逸而長駐體內的內修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在靜坐的時候要做到「神氣混然」的境地。


道教認為,形、神相合則生,形、神相離則死。人本來是由混沌之氣變化而成的,混沌之氣亦稱陰陽之氣,由此氣而變成精,精再轉為神,然後才有包含精氣神三者的人。因此,想要長壽的人就應當守氣,並使它與神相合,精不外洩,讓此三者合而為一。

《老子河上公章句》則對此引申為:「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即把使精神與形體不離散的「抱一」,看成了長生之道。「抱一」一詞在《太平經》中就發展為「守一」,並說,守一即精、氣、神三者合一之意。修道者為了形體不壞,長生成仙,必須割棄嗜欲貪念,斷絕神魂外馳的通路,使其長駐體內;而神又是由精氣凝聚而成,為了使神不外馳,又必須長養精所,使其不外洩散逸,與神合而為一。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地真》中專述守一,並將守持精、氣、神,具體化為「寶精」、「行氣」、「服藥」諸方法。上清派又將守一演化為「存神,將魂神觀念人格化為身內外諸神,謂人身五臟百脈皆由各種神靈駐守,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身外諸神,也主守人體的某些部位。神靈駐守人身,人才能長命;存思身內外諸神,才能使百神守身,長在不死。

道家固然治身鍊形,然而修心亦為至要。“見素抱樸”為道家開拓出的心靈境界乃是一種充滿清靜虛空的逍遙境界。“遊心太虛,馳情入幻,振翮沖霄,橫絕滄溟,直造乎‘寥天一’之高處,而灑落太清,洗盡凡塵,複挾吾人富有才情膽識者與之具遊,縱橫馳騁,隨緣放曠,居高臨下,超人觀照層層下界人世之悲歡離合……”


逍遙不但成就並實現了心靈的最高解放,逍遙的心靈因為無所“滯”,無所“畏”,成就超凡脫俗的形神之獲得,實則建基於“守一”、“坐忘”(虛靜)的根基之上。清靜虛空的逍遙境界必須忘掉外物,方可揮灑自若,臻於化境; “清空”外物,方可得心應手,達於無跡之境;如善於游泳的丈夫必須“忘掉”水的存在,方可隨波逐流;莊子云:“忘足,屨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忘是非,心之適也”(《莊子•達生》),可謂“得道”之言。

來源:道站



附件: 96-3.jpg (2024-6-11 02:23:53, 12.27 KB) / 下載次數 1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3MTQ3Mjh8NTM2NjMyNDN8MTc0MDM4MDc3OHwwfDA%3D

附件: 96-2.jpg (2024-6-11 02:23:53, 20.95 KB) / 下載次數 1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3MTQ3Mjl8MmY0OTM3Nzd8MTc0MDM4MDc3OHwwfDA%3D

附件: 96-1.jpg (2024-6-11 02:23:44, 44.62 KB) / 下載次數 1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Q3MTQ3Mjd8ZjRhNGFkMzN8MTc0MDM4MDc3O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