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駕稻這樣來 6種稻「種」出媽祖娘娘
近年來,隨著台灣農業技術的進步和農村觀光需求的提升,稻田的景色早已不僅限於一片綠意盎然和金黃稻穗的簡單對比,彩葉稻逐漸成為稻田的主角,為原本單調的田間景色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文化意涵。日前由苑裡鎮農會主辦的「天后駕稻」就是用了最新研發的六種「彩葉稻」進行創作,精緻圖案乍一看會誤會成噴漆創作,但其實都是貨真價實的水稻創作!
▲天后駕稻使用了6種彩葉稻。(圖/翻攝自苑裡鎮農會粉絲專頁)
最早投入稻田彩繪的苗栗縣苑裡鎮農會,自2002年開始就利用彩葉稻設計各種精美的圖案,讓民眾在田間欣賞到一幅幅生動的畫作。彩葉稻在這些圖案中的應用,讓稻田不再只是簡單的農業生產場所,而是成為了藝術創作的舞台。
儘管彩葉稻的發展帶來了豐富的視覺享受,但其培育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彩葉稻的顏色變異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試驗和改良,例如目前正在培育的粉紅色彩葉稻,由於葉片顏色尚未穩定,並且存在種子數量少和易死亡的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試驗 。
▲天后駕稻。(圖/翻攝自苑裡鎮農會粉絲專頁)
▲精美圖案常被民眾誤會是噴漆。(圖/翻攝自苑裡鎮農會粉絲專頁)
今年,苑裡農會以「天后駕稻」為主題,利用六種不同顏色的彩葉稻創作出了白沙屯媽祖、大甲媽和苑裡慈和宮三尊媽祖的圖案,再次展示了彩葉稻的無限潛力 。彩葉稻田的發展,標誌著傳統農業和現代創新的完美結合。它不僅豐富了稻田的景觀,也為農業觀光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品種的不斷豐富,相信未來的稻田彩繪將會帶來更多驚喜和美麗的景象,成為台灣農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