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何謂「乃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 [列印本頁]

作者: 蔡仲子    時間: 2024-8-22 01:21:18     標題: 何謂「乃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

何謂「乃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

「乃至十念」,此乃何義?

續談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願文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彌陀現今在世是酬因之身,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依果說因,願生者只要「乃至十念」念佛,必生無疑。

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往生是目的,方法是念佛,淨土法門就是這麼簡單、容易!「乃至十念」是阿彌陀佛選定、指定的為往生行業;然而,甚麼是「乃至十念」念佛?其義安在?坊間眾說紛紜,且看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詳釋其義!

釋尊在《無量壽經》三輩文,隨發菩提心的弟子的根性,分上、中、下三輩,演釋「 乃至」之義。上輩者是「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中輩者是「雖不能行作沙門,但能多少修善」,下輩者是「假使不能作諸功德,但能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

「乃至十念」的前一句是「一向專意」,後一句是「念無量壽佛」,與「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之義相若,可知念佛往生淨土之一法在於「稱念佛名」。釋尊把「 乃至」説在下輩,意味着下輩者尚且「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得生,何况中輩、上輩之人,更當念佛得生!

釋尊這種舖陳方式,彰顯彌陀悲救是平等,特別在下輩文續言: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換言之,若有任何眾生,包括未發菩提心的非佛弟子,只要聞彌陀本願力救度法,歡喜信樂,決定深信,不生疑惑,乃至一念,也可念佛得生!

釋尊在《觀經》下輩生文徹底地彰顯「乃至十念」之義

釋尊又在《觀經》九品文中,用同一舖陳方式--舉下攝上,舉惡况善,至下輩生文才說念佛,意欲告訴世人:救度下下之機必須用上上之法,如逆惡凡夫,臨終遇善,在為苦所逼的的情況下,仍可稱念佛名而得生淨土。

下品下生文有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段經文不是針對發菩提心的三輩佛弟子而說,而是我等為苦所逼的凡夫,不能「念」佛(「念」是有意識的思想行為,而人的心念畢竟是無常變異,難以持念),釋尊(及未來世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識)只好改教我們「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是口業,發聲稱呼,本身也是相應意念下的行為,但「稱名」比「念佛」更容易,更符合我等凡夫的根機。釋尊透過「稱佛」和「念佛」的對比,讓我們進一步體會「乃至」的內涵,及阿彌陀佛的慈力。「具足十念」者,原來是稱『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云:「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言的「十念」,以斯義故,必定得生淨土!

「以行釋信」,「就行立信」,以行來解釋和建立「信」

釋尊在《觀經》下輩生文釋「十念」,刻意捨去第十八願所言的「信樂」一句,等於以「至心稱名」之行涵蓋「至心信樂」,這是「以行釋信」,「就行立信」,以行來解釋和建立「信」。其實,願文所講信的內涵,正是信「乃至十念,必得往生」!

這點似乎很難令強調自力修持的聖道行者理解,但筆者不想在此辨釋經文的涵義,只是原原本本地敘述世尊在《觀經》的下品下生文,教人「十念」念佛往生的方法,不要加多或減少,不用玄說或猜度,何况這段經文是針對凡夫而說!

在《觀經》流通分,阿難尊者問世尊:此《觀經》的法要,當云何受持?世尊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釋此經文時,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與《無量壽經》所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無異。

釋尊在《阿彌陀經》唯說持名念佛一法,皆得往生

隨後,世尊在《阿彌陀經》談念佛往生的方法時,不再說以定善和散善三福迴願求生,而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依上下文意,「一心」者是一心專,是淨土行者的「心相」;「不亂」者是不雜亂,是專而不雜,是淨土行者的「行相」。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釋此經文時,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總括來說,基於第十八願願文的「乃至十念」,念佛往生的方法:在心相上,是一個「專」字,或「一心」兩個字;在行相上,就是「稱名」,即稱「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云: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由此可見,世尊在「淨土三經」教念佛往生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念佛,即是稱「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具足「乃至十念」,是往生的正定之業,名號本身具足往生資糧,不用雜散之業來插助!

來源:佛門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