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睡眠常見3迷思 醫:週末補眠小心「週一症候群」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25-1-1 01:13:15     標題: 睡眠常見3迷思 醫:週末補眠小心「週一症候群」

睡眠常見3迷思 醫:週末補眠小心「週一症候群」

睡不好、睡不飽、失眠等是現代人常見困擾,醫師提醒,唯有正確對待睡眠,才能告別失眠困擾。


睡不好、睡不飽、入睡困難是現代人常見困擾,有不少人因而藉助安眠藥幫助入睡,也有人認為「一定要睡滿8小時才健康」、或是「即使睡不著,躺著也算休息」、「週末補眠可以彌補平日的睡眠不足」,但醫師說,這都是睡眠常見迷思,唯有穩定的睡眠時數才是關鍵;睡不著別硬躺,以免加重焦慮;而週末補眠,小心引發週一症候群。

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醫師鄭佳益指出,很多人都有「補眠習慣」,但「補眠」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失眠問題更難改善。

他並舉例說明,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滿8小時,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

補眠無法解決問題 睡眠不足不利身心健康

●迷思1:每個人都需要睡滿8小時


鄭佳益指出,其實,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大多數成年人每天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而非固定的8小時。如果白天能保持清醒、精神良好,就代表你的睡眠時長適合你。也可以觀察自己一段時間,也就是在自然醒來的情況下會睡多長時間?

他提醒,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情緒問題的風險,因此穩定的睡眠時數才是關鍵。

●迷思2:即使睡不著,躺著也算休息

很多人以為,只要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大腦和身體就能得到足夠的休息。然而,躺著卻睡不著可能讓心理對床產生焦慮,進一步加重失眠問題。

鄭佳益建議,如果躺了30分鐘仍無法入睡,可以起身做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或閱讀輕鬆的書籍。但儘量避免使用3C產品,等有睡意再回到床上。並確保睡眠的光線、溫度適宜,能有效幫助入睡。

●迷思3:週末補眠可以彌補平日的睡眠不足

雖然週末補眠能暫時減輕疲勞感,但無法完全逆轉長期睡眠不足對健康的損害(如:內分泌功能失衡、體重增加),甚至可能打亂生理時鐘,讓週日晚更難入睡,導致「週一症候群」。

鄭佳益建議,平日應盡量保持規律作息,讓每晚睡眠時間穩定。亦可將午間短暫午睡(15-20 分鐘)作為補眠的替代方案,效果會比週末長時間補眠更好。

正確對待睡眠 才能告別失眠困擾

鄭佳益強調,破解失眠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睡眠的迷思,與其追求絕對的睡眠時數或靠補眠解決問題,不如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安排,才能提升睡眠的品質和身體健康。

來源:自由健康網



附件: 0-9.jpg (2025-1-1 01:13:09, 65.45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yNDYyOTR8N2U0MzIwMzl8MTczODcxMDM0N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