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科學家解碼澳洲有袋鼴鼠演化之謎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5-1-14 21:26:30
標題:
科學家解碼澳洲有袋鼴鼠演化之謎
2025-1-14 21:25:39 上傳
下載附件
(5.73 KB)
2025-1-14 21:25:58 上傳
下載附件
(259.96 KB)
澳洲的有袋鼴鼠(Marsupial mole)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哺乳動物之一,土著阿南古人稱其為「itjaritjari」,但因其行蹤隱秘,觀察到牠的機會非常稀少。
由史蒂芬·弗蘭肯伯格博士和安德魯·帕斯克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研究了有袋鼴鼠的基因組,揭示了其適應沙地生活的演化奧秘。
沙地生活的驚人適應
有袋鼴鼠生活在澳洲的深沙漠中,靠特殊的前肢「游泳」穿行於鬆散的沙地,而非挖掘永久性隧道。為適應此生活方式,牠們演化出多種特殊特徵:
★幾乎全盲,眼睛退化至僅剩皮下痕跡。
★雄性缺少陰囊,睪丸位於腹部。
★雌性育兒袋向後開口,防止進沙。
★為適應低氧環境,進化出額外的血紅蛋白基因。
研究顯示,這些特徵與非洲、歐亞和北美的「真鼴鼠」有著驚人的趨同演化現象。
基因組解開深層奧秘
2025-1-14 21:25:57 上傳
下載附件
(81.36 KB)
澳洲有袋鼴鼠及其分布概況
(A) 南方有袋鼴鼠。圖片來源:M. Gillam,AUSCAPE。
(B) 澳洲北方與南方有袋鼴鼠的分布範圍(數據來自澳洲活生物圖譜,2024年6月20日查閱)
團隊利用保存完好的組織樣本,繪製了有袋鼴鼠基因組,揭示了其視覺退化過程:晶狀體相關基因先退化,隨後是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基因。此外,研究發現關鍵的睪丸下降基因 RXFP2 在有袋鼴鼠中已失效,解釋了其內部睪丸的現象。
重建家族譜系
透過「跳躍基因」(轉座子)的研究,團隊確認有袋鼴鼠的最近親是袋狸與兔耳袋狸,其次是塔斯馬尼亞惡魔等肉食性有袋類。
物種衰退與氣候變化
基因分析顯示,有袋鼴鼠的遺傳多樣性自約 7 萬年前開始緩慢下降。這一趨勢發生於人類到達澳洲之前,與當時氣溫下降及海平面降低相關。
研究強調,儘管有袋鼴鼠行蹤隱秘,但牠們不應被忽視。我們需要採取行動,保護這種神秘的澳洲動物的族群健康與穩定性。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106_01/
附件:
有袋鼴鼠A scientists-are-discove-scaled-e1736046943339.jpg
(2025-1-14 21:25:58, 259.96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ODY5NTN8ZjBiZTYwZTJ8MTczODkwNzA2N3wwfDA%3D
附件:
有袋鼴鼠B sciadv.ado4140-f1-1140x466.jpg
(2025-1-14 21:25:57, 81.36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ODY5NTJ8MTAxODkxOTF8MTczODkwNzA2N3wwfDA%3D
附件:
下載 (6).png
(2025-1-14 21:25:39, 5.73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ODY5NTF8NDQ3MjUyMTZ8MTczODkwNzA2N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