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桃園大園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儀式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25-1-24 11:40:36     標題: 桃園大園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儀式

 
鳳山開漳聖王廟六輔將軍

臺灣的開漳聖王信仰中,除了奉祀開漳聖王為主祀神,也會奉祀其部將,臺灣的開漳聖王廟常以輔信將軍李伯瑤、輔順將軍馬仁作為開漳聖王的配祀,除了李伯瑤與馬仁,還會供奉其他的部將,常見的版本輔義將軍倪聖芬、輔顯將軍沈毅、輔昭將軍許天正、輔美將軍沈彪,臺灣民間另有稱李伯瑤與馬仁為「二輔將軍」,也有將其他部將作組合稱為「四輔將軍」或「六輔將軍」,大抵上,六輔將軍皆為陳元光部將,因此多與開漳聖王合併祭祀,成為廟裡偕祀神靈之一。

在六輔將軍中又以李伯瑤與馬仁的信仰最為興盛,桃園市大園區竹圍福海宮是以李伯瑤為主祀神、八德區大竹保順宮是以馬仁為主祀神,六輔將軍中的倪聖公與沈毅也有廟宇奉為主祀神,臺南總趕宮的主祀神倪聖公有一說為倪聖芬,雲林縣斗南鎮大東泰安宮奉沈毅為主祀神,稱為「武德尊侯」。

鳳山開漳聖王廟是臺灣少數同時供奉六輔將軍的廟宇,鳳山開漳聖王廟的六輔將軍是指輔仁將軍歐汪、輔義將軍林鳳、輔忠將軍吳中軍、輔智將軍曾文、輔禮將軍翁祖光、輔信將軍倪總趕,鳳山開漳聖王廟的六輔將軍版本特殊,但在中國的開漳聖王祖廟威惠廟,六輔將軍的版本為輔應將軍張伯正、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牖將軍沈世紀、輔順將軍馬仁、宣威將軍許天正、輔國將軍盧如金,六輔將軍的版本各有不同。

王公顯靈渡臺灣

李伯瑤為開唐名將李靖之孫,唐高宗總章年間隨左郎將歸德將軍陳政入閩平亂,陳政入閩8年病逝軍中,李伯瑤繼續投於陳政之子陳元光麾下,陳元光開發漳州多有建設,歿後被尊奉為「開漳聖王」,李伯瑤連同其他部將也被人奉祀為神,唐朝時被賜封為司馬,宋朝紹興年間追封為「威武輔勝上將軍」,到了明朝洪武年間被封為「輔信王公」,我們可以從竹圍福海宮的對聯柱中可以看見這段歷史,「唐命參軍治漳州安七邑報國功推第一,明封輔信興福廟起三庒救民績著無雙」。

根據大園區竹圍福海宮的沿革,開基的輔信老大王公原供奉在福建漳浦墩上社鄰近一座遭海盜侵襲而改建的廟宇,咸豐3年(1853)竹圍當地居民陳佑前往福建漳浦作生意,他有逢廟必拜的習慣,在路經福漳州浦縣墩上社時,參拜當地的輔信王公廟宇,因為當地盛行抓青乩,結果陳佑在參拜時被輔信王公抓為青乩,輔信王公藉陳佑之口指示要隨陳佑返回竹圍,但是當地居民並不遵循輔信王公的指示,不准陳佑分靈,日夜派人守著輔信王公廟,企圖阻饒陳佑請神,陳佑見勢只好作罷,於是乘船返臺,航行中突遇狂風巨浪猛襲,船身傾覆,陳佑在迷矇中覺得有一位道士在斥責他,陳佑驚醒時發現他所乘的船又返回墩上社港口,於是陳佑趁地方居民熟睡時,入廟再度請示輔信王公,輔信王公應允所求,陳佑便趁人不注意時將輔信王公請出,直接乘船回臺。

陳佑於同年農曆6月14日夜於雞籠登陸返回竹圍,輔信王公先供奉於地方的李宅,輔信王公屢屢展現神蹟,受到大園、蘆竹濱海地區民眾的崇信,於是李既、李嚴等捐獻祖厝,陳佑、李天才、李德龍等人發起勸募,募到緣金800元,於咸豐4年(1854)3月2日擇現址興工改建,8月竣工。

日軍侵臺時,燒毀部份廟殿,地方要重建廟宇時缺少木料,於是輔信王公化身成人,去向木商購買木材,結果狂風大作,木料全被吹入海中漂到竹圍,眾人見到海邊有許多的木料,便將木料撿回,這些木料完全用於建廟,眾人認為是輔信王公顯靈,所以輔信王公又有「賊仔王公」之稱。



[youtube]https://youtu.be/uDEz3Mv1Rig[/youtube]

輦轎騰空飛舞

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的聖誕為農曆3月初8日,竹圍福海宮舉辦一連串的祭祀活動,又以聖誕當日的飛輦轎、過金火,因舉有獨特性與特殊性,於2013年經桃園市文化局登錄為桃園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竹圍福海宮在聖誕祭典前三日會先前往大園、蘆竹各友宮請神,神像供奉在竹圍福海宮至農曆3月初9日,而農曆3月初6日至初9日這幾日,廟方與信徒聘請戲搬演係酬神,因為同一日會有兩棚以上的戲,所以廟方使用「正坪」與「副坪」來區分各戲棚,正坪使用竹圍福海宮的康樂臺,副坪需另外搭戲棚。

農曆3月初8日輔信王公聖誕當日,一早由北部正一派道士在廟內進行三獻道場至下午結束,中午由管委會、友宮等各級單位在向輔信王公行三獻禮賀壽,之後進行飛輦轎、過金火。飛輦轎的儀式過程依序為:請神、上香、淨轎、啟鑼、起輦、飛輦、找頭籤、辦事。過程首先將輔信老大王公的神像從神龕中請出,再將輔信老大王公的神像綁在輦轎上,使神像能固定不晃動,之後廟方主委、扛輦轎的人員上香敬拜,在淨爐中焚燒香末、燃燒金紙,香煙與金火在輦轎旁揮舞擺動,目的是要藉由香、火將輦轎予以潔淨,之後負責敲鑼的人員敲響銅鑼,啟鑼是敲鑼表示儀式開始,四位扛轎的人員在聽到鑼聲後開始起輦,起輦是扛轎人員扛起輦轎,出現飛輦轎的情形,表示輔信王公已經降駕於輦轎上,這時後就會從四位人員扛轎改成二位人員扛轎,輦轎會去找尋輔助辦事的頭籤人員,當輦轎選出頭籤人員後,輔信王公就會開始指示,指示的內容包含過火時間、點火者生肖、出符令,以及各項過火要注意事項。

竹圍福海宮的輦轎是由四人肩扛,輦轎前後各二人,扛轎人員在扛起輦轎後,會以跳動的姿態,依圓心不斷地旋轉跳動,靠近輦轎的二位扛轎人員維持著一定的速度或速度稍快,隨著離心力越來越大,另外兩位外側的扛轎人員憑藉著經驗,在感受到離心力的速度及力量足夠時,這兩人只要雙手攀附在輦轎的轎棍上,雙腿蹬地,身體撐起,之後將身體橫向抬起,而靠近輦轎的二位扛轎人員維持著依圓心不斷地旋轉跳動,兩位外側的扛轎人員身體打橫就能隨著輦轎旋轉,外圍旁觀者看起來就像兩位外側的扛轎人員飛了起來,這樣的現象是「飛輦轎」一詞的由來,信徒相信只有神明降駕才會飛輦,並非隨意就能達成。



四人扛抬的輦轎隨著靈動旋轉到飛舞,稱作飛輦。

過火潔淨保安寧

竹圍福海宮建廟以後,地方盛行請輔信王公辦事,解決信徒各種疑難雜症,尤其是抓妖治鬼,臺灣民間信仰認為過火可以除穢、祛邪、解厄,能驅趕神明身上被妖魔所附的邪氣,達到潔淨的作用,增強神威,所以過火常是宮廟週期性的儀式,竹圍福海宮是在輔信王公聖誕日舉行過火。
要參加過金火的輦轎除了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還有竹圍福海宮所供奉的其他神像,以及向竹圍福海宮登記參加過火的各友宮、信徒,因為數量眾多,所以除了少數有自備輦轎,多數要向竹圍福海宮先領取輦轎,所以輦轎的數量眾多,所有輦轎要先排列在廟埕,廟內負責請神的人員將神像從神龕、頂桌請出,請神像到廟埕開始登轎,之後的順序依序為上香、淨轎、點轎、啟鑼、起輦、飛輦,點轎,過程與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的飛輦過程相似,差異在其他的輦轎都要經過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的點轎,過程是扛轎人員把輦轎處理好後,先蹲著等待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的輦轎經過,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的輦轎會以轎棍觸碰,蹲著的扛轎人員才可以起身扛轎,接著啟鑼、起輦,並非所有的輦轎都會飛輦,也非所有的輦轎都要辦事,所以除了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的輦轎之外,其餘的輦轎都不需要找頭籤。

這些參與過火的輦轎、信徒從福海宮廟埕步行前往過火場地,過火場地位在竹圍福海宮後方,但隊伍是先環繞一圈竹圍福海宮附近的街道才抵達過火場地。竹圍福海宮的過火是過金火,金火也就是金紙火堆,不同於其他廟宇是過炭火堆,金火堆一旁由法師設置法壇,法師進行送煞等儀式,待竹圍福海宮輔信老大王公指示的點火時間一到,立即點燃金紙堆,之後各參與過火的輦轎與信徒依序過火,過程中法師不斷撒鹽米,所有人員過火三輪後,整個過火儀式結束,各參與過火的輦轎與信徒直接從廟後進入竹圍福海宮,扛轎人員將神像從輦轎請出,飛輦轎過金火的儀式到此圓滿。


民間信仰認為過火可以去除污穢達到潔淨,進而能增強神明的靈力

在寫這篇文章時,竹圍福海宮已於5月22日出火,預告接下來的搬遷作業,這座廟宇與竹圍聚落將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而拆除,想到竹圍聚落將消失在桃園的地圖上,2021年舉行的飛輦轎過金火是在原址舉行的最後一次,居民的遷移、竹圍福海宮另地重建,想到這裡不禁感概。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