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中國發現三疊紀長頸海生爬行動物新種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昨天 10:12
標題:
中國發現三疊紀長頸海生爬行動物新種
昨天 09:38
上傳
下載附件
(5.73 KB)
昨天 09:38
上傳
下載附件
(141.8 KB)
中國雲南省發現了一種三疊紀長頸海生爬行動物新物種,命名為 小南遊龍(Austronaga minuta),這一發現刊登於《Vertebrata PalAsiatica》期刊。小南遊龍屬於恐頭蜥科(Dinocephalosauridae),是一種體型較小的原始主龍形類(archosauromorph),與東方恐頭蜥(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為姊妹種,生存於約 2.44 億年前的特提斯洋(Tethys Ocean)中。
研究團隊由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的科學家共同組成。他們在雲南羅平的關嶺組(Guanling Formation)中,發現了小南遊龍的正模標本(holotype),化石包含一具幾乎完整但被壓扁的頭骨、與頭骨相連的頸部前段,以及約 60 節尾椎。研究顯示,這是一隻體型較小但骨骼已成熟的個體。
小南遊龍擁有異常細長的頸部,與東方恐頭蜥相似,且頸部長度超過軀幹兩倍。這種細長的頸部形態也出現在另一種三疊紀水生主龍形類長頸龍(Tanystropheus)中。雖然小南遊龍與東方恐頭蜥有多處相似之處,但其解剖結構中也展現出許多獨特特徵,因此被歸為新屬新種。
具游泳能力以小型魚類和水生動物為食
昨天 09:38
上傳
下載附件
(2.49 MB)
圖中顯示小南遊龍(Austronaga minuta)的正模標本頭骨及前段頸椎化石(A),以及對應的解剖結構線圖(B、C),發現於中國雲南羅平中三疊紀地層。
(圖/《Vertebrata PalAsiatica》)
小南遊龍與東方恐頭蜥以及齒嶺蜥(Pectodens)組成了一個代表恐頭蜥科的演化支,可能過著水生或半水生的生活。其牙齒結構雖較長頸龍和東方恐頭蜥原始,但也具有若干加大牙齒,推測其可能以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水生動物為食。
小南遊龍的尾部結構也表現出潛在的水中運動特徵,包括尾椎神經棘(caudal neural spines)和 T 型血弓(chevrons)。這些結構在其他水生爬行動物(如基幹魚龍類、原始板龍類)中也有出現,顯示其可能具有一定的游泳能力。
這一發現豐富了對三疊紀恐頭蜥類及其水生適應性的認識,也為研究特提斯洋古生態和爬行動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221_01/
附件:
小南遊龍A image_13675e-Austronaga-minuta-1536x680.jpg
(
昨天 09:38
, 141.8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TIzNzh8NmEwZGJjNjR8MTc0MDM1MTE4MnwwfDA%3D
附件:
小南遊龍B img_2.png
(
昨天 09:38
, 2.49 M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TIzNzl8NjI2MzhmN2R8MTc0MDM1MTE4MnwwfDA%3D
附件:
下載 (6).png
(
昨天 09:38
, 5.73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TIzODB8MTZhOTBkZDF8MTc0MDM1MTE4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