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南美洲巨型動物或存活至3500 年前:挑戰滅絕時間線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5-3-7 21:09:36
標題:
南美洲巨型動物或存活至3500 年前:挑戰滅絕時間線
2025-3-7 21:09:09 上傳
下載附件
(5.73 KB)
2025-3-7 21:08:40 上傳
下載附件
(422.2 KB)
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像長毛象、劍齒虎和巨型樹懶等哺乳類巨型動物,早在 11,700 年前冰河時期結束後就已滅絕,原因可能包括氣候變遷或人類狩獵。然而,最新研究顯示,南美洲的一些巨型動物或許在人類到來後仍存活了數千年,顛覆了傳統看法。
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巴西 Itapipoca 和 Rio Miranda 谷地兩個化石遺址中發現的巨型動物牙齒碎片進行碳定年,結果顯示至少兩個樣本比預期年輕,包括已滅絕的美洲駝(Palaeolama major)和類似駝類但鼻子像貘的 Xenorhinotherium bahiense。研究顯示,這些動物可能存活至約 3,500 年前,與早期人類共存了一段時間。
這一發現推翻了「過度捕獵假說」和「閃電戰假說」,這些理論認為巨型動物是被人類過度狩獵或環境改造所滅絕。然而,如果這些動物在南美洲持續存活,那麼人類並非唯一滅絕因素。研究團隊指出,滅絕過程可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氣候變遷、環境變化和生態系統變遷。例如,在冰河時期結束後,氣候變暖和乾燥化可能改變了植被和水源分布,進而影響巨型動物的生存條件。
人類並非唯一滅絕因素 環境穩定成為「避難所」
2025-3-7 21:08:39 上傳
下載附件
(77.95 KB)
南美洲第四紀地層時間尺度與陸生哺乳動物年代對照圖。
A:根據先前研究,BIR 地區的巨型動物分布;
B:南美洲巨型動物的整體分布;
C:結合本研究與過去數據後,BIR 地區的巨型動物分布。
(圖/《南美洲地球科學期刊》)
此外,這項研究也表明,巨型動物的滅絕並非一次性的大規模事件,而是一個分散且緩慢的過程。不同地區的巨型動物可能因環境差異而存活期不同。例如,巴西部分地區可能因環境較為穩定,成為這些動物的「避難所」,使它們得以存活更久。
這項發現不僅挑戰了傳統的滅絕理論,也讓科學家重新思考人類與古代動物之間的互動。人類和巨型動物共存的時間比以往認為的更長,這可能影響了人類文化、狩獵行為以及生態系統結構。研究團隊建議,未來應進一步研究巨型動物與人類共存的模式,以及不同地區間滅絕時間的差異,以全面了解地球歷史上的生物多樣性變遷。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南美洲地球科學期刊》(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225_01/
附件:
下載 (6).png
(2025-3-7 21:09:09, 5.73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5MDkzOTF8YTc2NWYwYTl8MTc0Mzg0ODYzOXwwfDA%3D
附件:
南美洲巨型動物A megafauna-of-south-america-l.jpg
(2025-3-7 21:08:40, 422.2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5MDkzODh8OWU0ZjNiM2N8MTc0Mzg0ODYzOXwwfDA%3D
附件:
南美洲巨型動物B 1-s2.0-S089598112500029X-gr3_lrg-1024x822.jpg
(2025-3-7 21:08:39, 77.95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5MDkzODd8YTM5ZjQxZjF8MTc0Mzg0ODYz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