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造潛艦海鯤號泊港測試進度曝光 預計明年4月海試 [列印本頁]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3-24 17:38:13     標題: 國造潛艦海鯤號泊港測試進度曝光 預計明年4月海試

先貼個舊聞
國造潛艦海鯤號泊港測試進度曝光 預計明年4月海試

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今天在立院答詢表示,目前HAT進度約83%至85%,預計民國114年4月1日起海上測試(SAT),按照規劃將在114年11月交艦。


再貼個新一點的
海鯤號4/1海測跳票 顧立雄澄清:泊港測試缺改要到位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海軍參謀長邱俊榮去年表示,我國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預計於今年4月1日進行海上測試(SAT),不過國防部長顧立雄今表示,「應該不會是4月1日」,因國軍還是考量安全為上,相關泊港測試(HAT)缺改還要修正到位,完成後才會進行海測,不過他也強調「應該還是在4月間海測」。


去年說四月一日海試,到了今年又說不是四月一日
國防部可以訂出個里程碑,確定是哪一天嗎?
還是國防部無法掌握台船的缺改進度呢~~
任由台船玩弄~~
作者: maze833    時間: 2025-3-25 03:01:34

就是說只會糊弄而已
根本沒有在管呀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4-1 17:31:26

里程碑都訂出來了
看去年報導是今天要海測,結果延期到四月下旬
這有計算台船逾期嗎?

【潛艦國造】海鯤號4月中下旬海測 11月交海軍作戰測評
作者: zmbx18    時間: 2025-4-2 00:02:19

一拖再拖~就這樣還好意思一口氣編剩下的7艘預算

等第一艘好了再來考慮第二艘吧
作者: maze833    時間: 2025-4-2 03:48:47

就是要貪錢而已吧
作者: e4q4mi    時間: 2025-4-3 09:41:47

本文最後由 e4q4mi 於 2025-4-29 20:01 編輯

台派  ,  就是這隻狗
還沒清楚  對方實力之前  總是汪汪叫

[youtube]https://youtu.be/Ht_5BqDBArk[/youtube]

不管是  藍營  A 名嘴  常說
:  [  只要回到  馬英九時代  我們就能  兵役剩下 2 個月  過爽爽  ]

或是  綠營  某 B 名嘴  智障所說
:  [  珠海航展不用看  廣東那邊的人  都穿拖鞋  買不起西裝皮鞋  ]

只要沒恢復到  三年兵役
兩黨本質  基本上是一樣的


你們都是把  國家安全  寄放在
"  敵 人 的 善 意 之 下  "

這種黨   根本不必投票給它
都 是 在 欺 騙 選 票


我就搞不懂  民眾的智商
你們為什麼  要區分  這兩黨的區別
這兩黨  本質上  不都一樣   ?

XD
作者: e4q4mi    時間: 2025-4-3 10:04:16

對呀  電視上那些名嘴  說穿了
只  是  在  幫
它心儀的  那個黨  拉選票而已

你說  它們有什麼  很確定的  中心思想  ?


我認為也沒有
XD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4-29 17:53:06

明天是四月最後一天
海測應該是跳票了
改訂完成時間是9/30
這也要海側都不出問題,或是好改的小問題吧
海鯤號4月海測恐跳票 海軍:目標9/30前完成
作者: 歷史怪物    時間: 2025-4-29 20:07:54

說真的首艦都沒還有測驗成功
就想要後續7艘潛艦的費用
真的是荒謬至極

作者: e4q4mi    時間: 2025-4-29 20:39:06

本文最後由 e4q4mi 於 2025-4-29 20:40 編輯

我個人  中心思想  是
總有一天  你們會發現

選什麼政黨  ,  其實都一樣  ...

就跟你去  超市買東西  一樣
A 品牌   與   B 品牌
你看到  這兩樣  包裝紙不一樣


但事實上  它不見得有  包裝紙上  宣稱  
美輪美奐的功能  存在

(  圖片  僅供於參考  )

對喇  可能我理工科  講話比較偏激喇
XD
作者: sos3331    時間: 2025-5-4 19:50:02

e4q4mi 發表於 2025-4-29 20:39  
我個人  中心思想  是
總有一天  你們會發現

表面上稱為政黨,實則運作如幫派,這正是台灣政治現實的寫照。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6-17 10:55:15

晚了77天約2.5月終於海試了
國造海鯤號潛艦進行首次海上測試 駛出高雄港
2025/6/17 10:10(6/17 10:39 更新)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艦(圖)17日在高雄港內持續進行浮航,甲板上有超過10名以上技術人員,帆罩上亦有數名人員。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4年6月17日
作者: sos3331    時間: 2025-6-18 06:04:18

潛艦國造實屬艱鉅工程,尤需審慎以對,萬不可重蹈IDF戰機『高調起步、後繼乏力』的覆轍,最終淪為半吊子的象徵工程,反倒成了替他國培養軍工人才的跳板,徒勞而空,貽笑國際。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9-30 09:57:00

海鯤前途未卜
聽說還要再次浮航測試
但最重要的潛航不知何時能實施
看來趕不及11月的預訂交艦時間

黃曙光請辭 郭璽、黃征輝都曝海鯤艦「系統整合出問題」
2025-09-29 16:05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即時報導

前國造潛艦(IDS)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委獲准。曾任海軍司令部顧問的退役上校郭璽,以及曾與郭璽共事最後卻鬧翻的海軍退役上校黃征輝,今天分別發表看法。兩人雖然立場迥異,但都一致指出,海鯤艦遲遲無法進行潛航測試,是因為系統整合出了大問題。


郭璽表示,黃曙光請辭,代表他百分百跟IDS切割,因為意見不被接受,現任海軍司令唐華開心了,因為終於氣走黃曙光。郭璽抨擊,賴清德為何要用「無能、搶功、抓權」的唐華?當初蔡英文力挺8年的海鯤號,如今被玩完。如今製造第一艘原型艦的人多已離開,後續艦成本上升,「IDS壽終正寢」。


郭璽表示,海鯤艦海測延宕,原因出在整體載台管理系統(IPMS)出問題,戰鬥系統的訊號無法傳給魚雷管。韓國來了三批工程師,仍然連結失敗。水面艦出問題可以拖回來,潛艦則是攸關數十條人命,所以不敢出海測試。


他說,國防部呈報的後續艦預算為2800餘億元,但當初請廠商為7艘一起報價,後來改為兩艘,廠商以不符當初簽署的合作備忘錄(MOU)要求重新報價,結果每艘只能買原先不到60%的裝備。賴清德現在也不敢要求再追加40%預算,因為國民黨不會答應。


黃征輝則說,黃曙光擔任國安會有給職諮委,享有比照部長的優渥待遇,若非迫於外力,不應在此時主動請辭。他指出,海鯤號7月3日結束浮航測試後,竟緊急進入台船乾塢,一待就是61天,這種情況極為罕見,意味所涉工程並非小修小補,而是重大問題。如今台船總經理公開承認,9月不可能完成海試。即便外行人也應明白,海鯤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表示,台船從未建造潛艦,系統整合能力顯然不足,因而必須依賴專家技術協助。然而,海鯤號聘的直布羅陀GL與韓國SI兩家技協,不僅名不見經傳,甚至在2022年1月,韓籍顧問曝露的錄音檔顯示,GL是詐騙集團,SI使用假資料。台船明知被騙,卻不敢說出實情。因為一旦說出實話,可能整個案子都會中斷。


他表示,IDS不可能「說斷就斷」,沒人能夠承擔政治風險,後續應如何收尾?一是必須安全優先,不可為趕時程倉促下潛;二是風險控管,海鯤號造價新台幣530億元,交艦前責任全由台船承擔,一旦發生事故,不僅人命難以估價,單就已投入金額就已超過台船四個股本。三是專業協助,必須尋求真正具備潛艦整合經驗的國際團隊,若實在不可得,當年海龍、海虎潛艦在荷蘭建造,海軍曾派專業監造團隊實地學習整合技術,這批人部分仍在國內,建議透過海軍協調他們投入協助。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10-2 09:33:42

台船也換了三任董事長
海測只做了浮航

中時社論》黃曙光跳船 潛艦國造恐擱淺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10-7 10:54:57

浮航就發生滲漏?
那還好沒潛航,是會爆管的
海鯤號管線出現「疑似滲漏」? 前海軍艦長曝 : 維修難度高 恐難11月交艇
作者: pushman    時間: 2025-10-14 09:25:17

不愧是當律師的部長
說詞很有藝術呢~~
潛艦都還沒潛水過
到11月底只剩一個多月
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可能交艦
觀察站/海鯤號問題重重 自家人先出手控損
國防部長顧立雄最近兩度坦承,海鯤號「十一月交艦挑戰大」,昨天上午更主動稱將對外說明資訊。果然海軍中午發布新聞稿,首度提到還有兩大項目未完成調校。


相較以往,官方連潛艦海測程序這類造船學基本知識都諱莫如深,如今尺度轉變,值得肯定。然而,立院本會期開議不久,國防部還沒進行業務報告,就先被邀來專案報告潛艦,召委還是民進黨的王定宇。此舉顯然並非單純基於社會大眾有知的權利,而是發現海鯤號問題嚴重,如果持續先前態度,恐演出堰塞湖潰堤式結果,因此提前由「自己人」出手,一定程度暴露問題,希望透過「溢流」避免嚴重損害。


海軍新聞稿文字乍看多正面,細究卻藏有不少關鍵。海鯤艦的「主機與電力管理」及「整合式儎台管理」兩大系統,至今尚未完成調校。新聞稿也提及,還沒能在啟動主機航行時自動充電。


柴電潛艦的動力原理和油電車接近,浮航或呼吸管淺潛,才能使用柴油主機;深潛水下時,只能仰賴電瓶。至於整合式載台管理,是讓艦員在駕駛室中,即可對分布全艦的裝備,進行遠端操作與監控;這對任何現代化船隻都是必要條件,不獨潛艦而已。


由於這兩項系統是潛艦運作最基本條件,絕對不該到「海測」才驗證功能,應是在上一階段靠泊碼頭的「岸測」時,就須確保運轉無虞,然後才可進行海測。這儼然證實傳言,海鯤艦先前出海,只是「純電」或「純油」航行;更嚴重的是,過去的三次測試,其實是冒著可能在海上「死當」的風險。但從本艦已經三個月未出海,代表恐怕還有其他超乎外界所知的問題。


換言之,海鯤號目前情況,不只是時間延宕,而是宛如颱風來襲前的馬太鞍溪,已到需要「搶救」的危機階段。造艦的難度,顯然無法單靠壯志來克服。為今之計,除應邀請具備經驗的國外大型廠商加入團隊;在海鯤的問題有效解決前,後續艦的進度更應暫緩,不可繼續貪功偷跑,如此才可能將潛艦國造案由災難救出,真正成為足以捍衛海疆的戰力。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