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雷霆泰省天樞上相許真君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25-5-23 01:11:42
標題:
雷霆泰省天樞上相許真君
雷霆泰省天樞上相許真君
《許真君誥》:
至心皈命禮。混元始祖,一炁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師曆。救災拔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
至心皈命禮。雷霆泰省,天樞上相。蘭公示孝道之宗,諶母蕆黃堂之教。旌陽咒水,萬民常沐於聖德。彭蠡斬蛟,群生永荷於神功。淨明垂世,忠孝成教。十二真君以佐侍,八五行化而度世。大悲大願,大仁大孝。普天福主,高明大使。至道玄應,神功妙濟。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九州都仙太史,淨明普化天尊。
《宗師總誥》曰:
至心皈命禮。立極開先,流科設教。運玄玅於法界,無為之際。垂慈悲於塵寰,有情之時。攜引群迷,提斯後學。大慈大悲,大願大力。黃籙院使,三陽天君。玉堂扶教,金闕卿班。傳道傳經,傳符傳法。諸大祖師,神仙聖眾。金真演教天尊。
至心皈命禮。宗壇立極,道統心傳。清微靈寶及先天,道德混元兼正一。真風動盪,飛身鞭駕于雷霆。慧目常明,顧盼提攜於日月。口口相傳無上道,堂堂高振大宗風。說法度人,下作十方之教主。代天宣化,廣開四海之宗門。普濟群生,咸依正道。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玄堂啟教,傳道演教諸大宗師,流演萬法天尊。
2025-5-23 01:11:35 上傳
下載附件
(111.31 KB)
1、許真君,諱遜,字敬之,祖籍汝南,東晉著名道士,職天樞伏魔上相,判雷霆泰省事,居玉都清慶宮,淨明忠孝道奉為教主。許真君殿內多配祀西山十二真君,即吳猛、時荷、郭璞、甘戰、周廣、陳勳、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鐘離嘉。許真君聖誕在農曆正月廿八日,降詔在農曆八月初一日,飛升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
許真君,賦性聰穎,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音律、醫學、五行學說。二十歲舉孝廉,屢薦不就。二十九歲拜大洞君吳猛祖師學道,盡得秘傳。《墉城集仙錄》曰:(諶母)密修道法積數十年……吳猛、許遜自高陽南遊詣母請傳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三十六歲時與郭璞結遍訪名山。
後來,許真君在南昌西郊的逍遙山隱居,不願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後舉孝廉祖師不就,朝廷屢加禮命。不得已乃乙太康元年起為蜀郡旌陽縣令,時年四十二歲。視事之初,誡吏胥去貪鄙,除煩細,脫囚縶,悉開諭以道。吏民悅服,咸願自新。發摘如神,吏不敢欺。
許真君聽訟必先教以忠孝慈仁忍慎勤儉,近賢遠奸,去貪戢暴,具載文誠,言甚詳悉。複患百里之遠難以戶曉,乃擇秀民之有德望與耆老之可語者委之勸率。故爭競之風日銷,久而至於無訟。旌陽鬧饑荒,許真君以靈丹點瓦礫為金,令人潛座於縣圃。後又出疫病死者十之七八。
許真君以所授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時而愈。沉癘之疾,無不痊癒。其他郡的病民相繼而至者,日有千計,於是將標竹於城外十裡江水,將符水撒入其中,飲者全部痊癒。當地的鄉民稱贊許真君: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活人,病無能為。
2、許真君東歸後,時逢彭蠡湖蛟龍為害,水災連年。親率領弟子,足跡踏遍湖區各地。許真君不僅為豫章治水,還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晉孝武帝甯康二年,許真君一百三十六歲。八月初一有雲仗自天而下,玉真上公崔子文和元真太卿瑕丘仲二仙乘輦導從甚都降於真君之庭。許真君降階迎拜,二仙曰:
奉玉皇命賜子詔,學仙童子許遜卿在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愈深。萬法千門,罔不師曆。救災拔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可授九州都仙太史兼高明大使,賜紫䌽羽袍、瓊旌寶節、玉膏金丹各一,合詔至奉行。
許真君再拜,登階受詔。言畢揖真君坐告以沖舉之日,遂乘雲車而去。同年八月望日至於日中,世人遙聞空中音樂之聲。祥雲彌望,須臾漸至許真君之庭。羽蓋龍車,從官兵衛。仙童彩女,前後導從。紅雲紫炁,舒布環繞。前二詔使再至。真君降階拜迎。二仙複宣詔日:
上詔學仙童子許遜,脫子前世貪殺匿,不祀祖先之罪。錄子今生咒水行符,治病罰惡馘毒之功,已仰潛山司命官傳金丹於下界。閉跡封形,回子身及家口,廚宅、百好、歸三天。子急淨穢,背土淩空。左大力天丁與右流金火鈴大將,照辟中黃。無或散慢,詔至奉行。
同時,也封許真君的遠祖由玉虛僕射、曾祖玫太微兵衛大夫、祖玉太極把業錄籍典者、父肅中嶽仙官,賜所居宅曰仙曹左府。詔使曰:卿門弟子,唯六人合從龍車同時上升。餘則各自有超舉之日,不得偕往也。乃揖真君升龍車,命陳勳、時荷持冊前導,周廣、曾亨驂禦,黃仁覽與其父族侍從盱烈與母部從仙眷四十二口同時升舉,難犬亦隨逐飛騰。
裡人攀戀,投地悲號不忍別。真君曰:仙凡路殊,悲歡自切。執奉孝慈,恭順天地。何患無報耶?也就是說,許真君的拔宅飛升在農曆八月十五日。許真君拔宅飛升後,後人在西山許宅立遊帷祠,後改為觀。隋煬帝時,焚修中輟,觀亦尋廢。唐永淳年間,胡惠超真人重建。
北宋歷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大中祥符三年,將西山遊帷觀升格為玉隆宮。北宋政和二年,誥封許真君為神功妙濟真君,吳猛等俱為真人,加贈玉隆宮為玉隆萬壽宮。後免除玉隆宮租賦徭役。黃庭堅等二十六位文官相繼擔任玉隆萬壽宮提點、提舉、管局、主管等職。
東晉元帝大興四年,許真君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改辦道院,名太極觀,額曰淨明真境。唐大和五年,太極觀更名為太乙觀。宋至和二年重建稱為天甯觀,劉頤真祖師曾在此闡揚淨明教義,興盛一時。原太極觀,即今南昌之青雲譜道院(八大山人紀念館)。
3、淨明忠孝道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有三個時期,即唐朝初年胡慧超真人和萬振天師的扶教、宋朝何真公祖師廣度弟子、元朝劉玉真祖師的振興等,其立教宗旨皆不離忠孝。《淨明大道說》指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參禪問道,入山煉形;貴在乎忠孝立本,方寸淨明。四美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煉,自然道成。
南宋紹興年間,玉隆萬壽宮何真公祈請許真君降臨解救戰亂,得授《飛仙度人經》、《淨明忠孝大法》等,淨明遂行於世。元初劉玉祖師整教法教理,正式採用淨明為教派名稱,留有《淨明忠孝全書》等。《太上靈寶淨明入道品》指出:
凡得淨明法者,上帝記錄,委任不輕,罪消北府,記名南宮,吏十二在前,吏十二在後。無論汙潔,行止必隨。妄意行持,居多害物,擅自斬伐考戮鬼神,叱吒雲雷如使奴僕。天公受分,毫髮無私。
凡得淨明法者,不得妄以付人且自為度師。直候見聞,位在陰官,當遇緣合之人,望東燒香以問於我,我許即傳,即我是度師,汝為傳教之師。日宮太陽孝道明王,乃祖師也。吳君為籍師,諶姆為經師,日直元君張公即監度師。如數十弟子成道,則他日升真,當如我矣。
凡得淨明法者,以緣合、忠孝、炁血完實、直諒可受之人而傳之,即不得以貧而不授,富而則傳。違之罪及三世。凡得淨明法者,將欲傳度,即具表奏祖師太陽上帝,依常式醮設三界,證盟謝恩。務在量力,不得舉債破費財物,失所吾一時旨喻,不限定儀也。
來源:道站
附件:
86.jpg
(2025-5-23 01:11:35, 111.31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1MjkzOTZ8MWU0MTY0ODN8MTc1Mjg0NTc3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