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雲笈七簽精華道盡身心調和之道,常讀可清心、可養性、可長壽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2025-5-29 01:01:39     標題: 雲笈七簽精華道盡身心調和之道,常讀可清心、可養性、可長壽

雲笈七簽精華道盡身心調和之道,常讀可清心、可養性、可長壽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常常感到身心疲憊,渴望找到一種平衡與寧靜。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智慧,尤其是道家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回歸本心、調和身心的途徑。《雲笈七簽》作為道教經典之一,蘊含著深刻的養生哲學。今天,我們將通過解讀其中的幾段經典語錄,探索如何通過“少思、少念、少欲”等十二少原則,實現身心和諧。建議收藏,細細品味,或許能為你打開一扇通往內心寧靜的大門。


“真水靜就當心和,心和就當形全。真水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這裡的“真水”比喻人的內在狀態。當內心如靜水般平和時,身體也會隨之健康;反之,若內心浮躁不安,身體便會受到傷害。這段話強調了心與身的緊密聯繫,提醒我們保持內心的寧靜是養生的根本。

“人有靈,是得來修你起地你道。人能目開出道,則叫可化自民實目開。”

人之所以有靈性,是因為能夠通過修行找到自己的“道”。一旦領悟了“道”,便能開啟智慧,實現自我轉化。這段話揭示了修行的意義,即通過內在的覺醒,找到生命的真諦。

“少思、少念、少欲、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

這“十二少”是養生的核心原則。減少思慮、欲望、情緒波動等,能夠避免過度消耗精神與體力,從而達到身心平衡。這段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而實用的養生方法。

“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養神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

人常常迷失於“道”,但“道”從未遠離人;人常常忽視生命,但生命從未拋棄人。養神的關鍵在於不偏離“道”,而修“道”的關鍵在於珍惜生命。這段話強調了“道”與生命的不可分割性。


“心法可見。欲見心法,還如見生。生無方所,欲見心法,亦無方所。”

心法是可以通過修行領悟的,但要見到心法,就如同見到生命本身一樣,沒有固定的形式或方法。這段話提醒我們,修心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法用外在的標準衡量。

“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吏。情生於陰,以起造;性生於陽,以治理。”

情感是魂的表現,性格是魄的體現。情感源于陰,具有創造的力量;性格源于陽,具有治理的作用。這段話揭示了情感與性格的陰陽屬性,以及它們在生命中的作用。

“道與生相守,神與氣相保,形神俱久矣。”

“道”與生命相輔相成,精神與氣息相互滋養,只有形神合一,才能實現長久的身心健康。這段話揭示了養生的終極目標,即形神兼備。

通過解讀《雲笈七簽》中的經典語錄,我們可以發現,道家養生思想的核心在於“調和”與“平衡”。無論是“十二少”的實踐,還是“形神合一”的追求,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通過內在的修行,實現身心的和諧與健康。這些智慧不僅適用於古代,也能為現代人提供寶貴的啟示。


“靜心養神,形神合一,方能長久。” 你是否也在尋找內心的寧靜?關注我們,一起探索更多傳統養生智慧!

來源:道站



附件: 90-3.jpg (2025-5-29 01:01:08, 128.01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1NzgyMzZ8YTRlMjQyYWJ8MTc1Mjg2MTYyMHwwfDA%3D

附件: 90-1.jpg (2025-5-29 01:01:03, 96.22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1NzgyMzR8MjlhN2NlZDV8MTc1Mjg2MTYyMHwwfDA%3D

附件: 90-2.jpg (2025-5-29 01:01:04, 115.53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1NzgyMzV8MzU2NmFlZTd8MTc1Mjg2MTYy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