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成大新研究 腫瘤位置是關鍵 直腸癌未必要先電療
[列印本頁]
作者:
我是分身
時間:
2025-6-5 00:22:04
標題:
成大新研究 腫瘤位置是關鍵 直腸癌未必要先電療
成大新研究 腫瘤位置是關鍵 直腸癌未必要先電療
2025-6-5 00:21:57 上傳
下載附件
(62.89 KB)
▲直腸癌治療準則不能一體適用,應根據腫瘤位置做出個別化判斷。
臨床第2、3期的直腸癌在西方治療準則,大多建議「先電療再手術」,以降低局部復發,但電療也會增加腸道癒合不良機會,故很多醫師都會拉出暫時性造口(人工肛門)避免感染併發症,卻仍因電療恐造成腸道組織纖維化,最終成為永久性造口;成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柏全與研究團隊顛覆此準則,認為應就腫瘤位置決定治療方法。
電療恐造成腸道組織纖維化
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並獲美國醫師、國際專家公開肯定並表示「美國也可能存在過度治療的情況」。陳柏全呼籲「直腸癌不能一體適用,應根據腫瘤位置做出個別化判斷。」
陳柏全說明,與研究團隊透過最新真實世界研究,分析2014至2017年間全台4099名臨床第2和3期的直腸癌、接受根治性手術患者的資料,並追蹤至2020年,採「目標試驗模擬」設計,有效補足傳統觀察性研究的偏誤,發現腫瘤位置是決定治療方式的關鍵。
腫瘤位置對治療效益有決定性影響
陳柏全指出,研究發現,術前電療組的3年存活率為88.5%,略優於直接手術組的85.2%,但在局部復發率差異不大。手術同時拉出暫時性造口的比率,電療組高達65.5%,直接手術組為41%,有顯著差異;更重要的是,術後3年關不起來的暫時性造口比率,電療組高達20.6%,為手術組11.1%的近2倍。
陳柏全進一步分析,腫瘤位置對治療效益有決定性影響,如上段直腸癌(距肛門口10公分以上)患者接受術前電療未見存活優勢,反而術後3年關不起來的暫時性造口風險增加3.54倍,在存活優勢及局部控制都看不到差異的前提下,可切除的上段直腸癌建議考慮直接手術;相對地,中下段直腸癌患者接受電療則確實可提升存活率或降低局部復發風險,治療效益明確,應配合醫師規劃進行電療與手術。
(自由健康網)
附件:
0-6.jpg
(2025-6-5 00:21:57, 62.89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2Mzk2ODh8ZjhlODgzMGF8MTc1MzY3MjAwN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