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西非野生黑猩猩用石頭敲樹 展現動物文化的全新證據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5-6-7 20:25:20     標題: 西非野生黑猩猩用石頭敲樹 展現動物文化的全新證據







黑猩猩社會並不只限於簡單的叫聲或肢體語言。根據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與德國靈長類研究中心行為生物學家長達五年的田野調查,研究團隊在幾內亞比紹自然保護區的五個地點利用自動攝影機陷阱,觀察到一種引人注目的行為:成年雄性黑猩猩會反覆將石頭敲擊在樹幹上,樹下常留下明顯石堆。這一現象被稱為「石頭輔助打鼓」(stone-assisted drumming),相關研究已發表於《Biology Letters》期刊。

領銜作者 Sem van Loon 指出,這種行為與黑猩猩常見的用手或腳敲打中空樹根(用來傳遞遠距資訊或展現優勢地位)有關,但同時也展現出明顯差異。例如,黑猩猩在投擲石頭前,會先發出響亮的喘鳴聲(pant-hoots),隨後進入沉默狀態;相較之下,傳統打鼓行為通常是安靜在前、噪音在後。研究推測,石頭敲擊樹幹產生的低頻大音量聲響,有助於聲音在密林中傳播得更遠,目的或許超越了單純的群體內部溝通,甚至用來宣示領域或吸引注意。


低頻大音量聲響,有助聲音於密林中傳播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1ua1m5Ukg[/youtube]
西非野生黑猩猩展現獨特「石頭敲擊溝通術」!科學家發現,
雄性黑猩猩會把石頭用力丟向樹幹,產生響亮聲音,彷彿在「用石頭打鼓」,這些聲響可穿越茂密森林遠距傳遞。
影片來源:Sem van Loon


更重要的是,這項行為並非天生本能,而是透過社會學習所傳遞。團隊發現,年輕黑猩猩會觀察並模仿年長成員的敲石行為,證明這是動物文化的具體表現。馬克斯・納吉布(Marc Naguib)教授也強調,這發現提醒我們,文化不是人類的專利,許多非人靈長類動物同樣擁有複雜且多樣化的行為傳承,這對未來的動物行為學及自然保育有著深遠影響。




圖比較了黑猩猩在三種不同訊號行為(只打鼓、同時打鼓和丟石頭、只丟石頭)下,
伴隨六種行為反應(如事件前後豎毛、四周聲響、尖叫、專注警戒等)的出現機率。
圖中每個圓點代表單一黑猩猩在特定訊號下的實際觀察機率,圓點大小和深淺顯示資料量及重疊。
橫線和誤差棒則為模型推估及95%信賴區間。
簡單來說,這張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黑猩猩用石頭和/或打鼓來傳遞訊息時,會出現哪些明顯的情緒或社交行為。
(圖/《Biology Letters》)


這項發現不僅揭示露了黑猩猩社會的多樣性,也挑戰了傳統認為動物文化僅限於工具使用或覓食技巧的觀點。未來研究將進一步探索這些「石頭打擊樂」背後更深層的社會意義與溝通內涵。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528_03/


附件: 下載 (6).png (2025-6-7 16:42:08, 5.73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2NjI1NDZ8YmMyN2I4OWZ8MTc1MTc3NjkzMXwwfDA%3D

附件: 石頭輔助打鼓A chimpanzees-use-stones-1.jpg (2025-6-7 16:41:57, 257.4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2NjI1NDV8N2NmMDVkMDl8MTc1MTc3NjkzMXwwfDA%3D

附件: 石頭輔助打鼓B rsbl.2025.0053.f003-1-689x1024.jpg (2025-6-7 16:41:56, 53.71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2NjI1NDR8YzBhZWIzM2V8MTc1MTc3Njkz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