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鼬鮫 [列印本頁]

作者: 不曬月亮的魚    時間: 2025-6-8 21:22:41     標題: 鼬鮫



別名:虎鯊、鳥鯊、爛鯊
英名:Tiger shark
學名:Galeocerdo cuvier (Péron and Lesueur, 1822)



形態特徵:
紡錘狀軀幹,體型粗壯且延長,頭部寬扁,尾基上方具一明顯凹漥,吻部短而寬圓,眼圓具瞬膜;噴水孔為裂縫狀且小。
口裂寬且上唇溝幾乎長達下唇溝之2倍,口閉時不露齒;上下頜齒皆為寬扁斜三角形,齒尖外斜,邊緣有明顯鋸齒,
外緣具一凹刻,其下方具3-6小齒其外緣亦具鋸齒。背鰭2個,背鰭間具隆脊;第一背鰭寬大,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
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第二背鰭較小,後緣凹入,後角尖突,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
胸鰭呈鐮刀狀且鰭端延伸至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後緣內凹,外角與內角皆鈍圓。

生態習性:
鼬鮫為高移動性的大型鮫類,體長可長達740公分(全長),分布在全球溫熱帶水溫較高的水域,一般棲息水深不超過200公尺。
本種成長較快且為卵胎生物種,孕育的胎仔數多,平均一胎可孕有26-33尾,而多可達約80尾胎仔。
鼬鮫為廣泛攝食魚種,舉凡硬骨魚、頭足類、軟骨魚、鯨豚類、海龜等沿近海或中表層棲息之海洋生物皆為其餌料生物,
尤其經常可觀察到本種攝食海鳥,因而台語稱其為鳥鯊,且其具攻擊性,為對人類最具有攻擊性的3種鯊魚之一。
雖具大洋中遷移之習性,但並非大洋性的魚種,有日周垂直洄游行為。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三大洋溫暖水域,受水溫影響隨溫暖水流移動,由北緯40°到南緯36°之間皆有紀錄。
臺灣東部海域至西南部海域均可見其蹤跡。棲息於沿岸及近海。
經常出現在河口港灣外堤、珊瑚礁潟湖等近岸水域。

IUCN 瀕危等級列為 NT (近危):
我國僅零星漁獲紀錄,主要以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其經濟價值較高,肉質佳可加工為各種肉製品;
鰭可應用於魚翅;皮可加工為皮革;牙齒為受歡迎之裝飾品或擺飾;肝可加工製作維他命及肝油。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附件: 405.jpg (2025-6-8 21:22:33, 71.54 KB) / 下載次數 1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2NzQzNjN8ZjA3Mzc5YTV8MTc1MzA4Mzk5MXwwfDA%3D
作者: funnytey    時間: 2025-6-22 13:45:52

嗯!只知道它叫虎鯊啊!謝謝您!長見識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