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風水學里面最重要的三句話 [列印本頁]

作者: batman890    時間: 2025-6-12 06:41:17     標題: 風水學里面最重要的三句話

風水學里面最重要的三句話

風水,又稱堪輿,地理,三者表達的都是這樣的一個學科,名稱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立論或觀察的角度不同而已。比如風水這個名稱,是從風水的組合元素而命名,包括風與水;堪輿是從俯、仰視的角度而命名,一個是在天成象,一個是在地成形;地理則是從體系的構成而命名,一個是巒頭,實際地形,一個是道理、理氣。

雖然名稱有別,但是,以我個人的理解來說,風水學里面最重要的三句話都是適用的。是哪三句話呢?

一,得水為上
這個是先師郭璞在《葬經》上的原話,即“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為什么強調得水為上呢?這個上可以理解為主要,最重要的,就是得水的重要性在藏風上面,可見這個得水為上是真的很重要。我個人理解為是整個葬經里面最核心、最重要的一句話,也是直指出風水、地理、堪輿學本質的一句話,是什么?就是要得水。有一些人會說,不是龍脈最重要嗎?龍脈固然重要,但龍與水相對,得水正是得龍,這個道理一樣,此其一。

其二,那就是土為氣之母,氣為水之母,也就是水是土之孫,氣之子,通過察水自然就能察氣和察龍,所謂不識其主觀其奴,不識其子觀其父也有這樣的一個意思。為什么要通過水來察氣?以前我說過,因為氣是無形的,周日流轉于山水之間,并無一定之形,看不見更摸不著,而因為氣為水之母的緣故,通過觀察水的形態、變化、流轉,自然就可以察到這個氣的生死、有無、變化。所以,得水為上實質上就是得氣為上。之所以用水字是強調這個察水的重要性,察水的直觀性,背后說的就是得氣為上。

要知道無論陰陽二宅,如果沒有了氣,則必然沒有生機,一切作用便沒有。這個氣是陰陽二宅的靈魂、關鍵所在,無論是哪一門、哪一派,做什么樣的裁剪、變化,用什么樣的招式、排布,都一定是因為這個氣、圍繞著這個氣而有、而成、而來的。離開了這個氣字說一切的裁剪、變化、招式、口訣種種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因此,要做好陰陽二宅,就是要察氣,而要察準這個氣,就是要懂得、掌握察水的方法、道理。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所以,氣之有無才是關鍵。而氣之有無的關鍵又在于水,要知道水是如何產生,從哪里產生,從哪里來,又從哪里去,這個十分之重要,固然水包括江、河、湖、泊、低洼等等皆視為水,然而,此為有形之水,無形之水呢?也要懂得才行。

當然,這里說的無形并不是看不見的意思,只是說它不一定有表面水的形態、形狀、規律,但又卻產生水、變化水而已,這個最難。雖然最難,但是,如果你懂得陰陽原理,虛實之道,無形的水一樣能觀察出來。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水固然產生著生氣,也可以產生著煞氣,什么時候是生氣?什么是煞氣?這個又要務必分清楚,在哪里是生氣,在哪里是煞氣呢?什么時候是生氣?什么是煞氣呢?這個又要務必分清楚。如此,對于得水為上的理解才算入門。

二,藏風次之
還上面的那句話,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上面說了得水為上,接著就是藏風次之了。有一些人因此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既然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為什么風水不叫水風?因為水的重要性在風的前面,這個我在后面第三句話里面會著重解答好。

現在先說這個藏風次之,藏風次之其實不是一句單獨的話,如果把它單獨看成一句話就理解一定會有所偏差。你看上面的論述,人家一句話是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你看這個次之,既然有次之,那么,就肯定有比這個重要的,不然,這個藏風為什么要說它是次之的呢?顯然就是還有比這個藏風更重要的,那就是上面的得水為上。只有這樣,這個藏風次之才有它的意思,這個次之才為之準確。

為什么說藏風次之呢?這個是因為如果沒有得水為上,就沒有得氣,沒有得氣就是說這個氣沒有了,這個氣沒有了,還談什么陰陽二宅的營造、裁剪、布局呢?一切都毫無意義。

另外一方面,一旦做到了得水為上,就要知道藏風了,這是相連著的,藏風是為了得水而服務的,是服務于得水為上的。因此,我們在看陰陽二宅的時候,這個藏風也同樣重要,就是要知道藏聚的重要性。當然,藏風不是說一點風也沒有,如果是這樣理解也一樣是錯的。

有一些人說到一個地方完全沒有風吹著一定是好地方,對嗎?當然不對了,這個是想當然。真正的藏風,并不是這樣的意思,真正的藏風是要分清陰陽、虛實,該藏風的地方要藏好,不該藏風的地方沒有必要藏著,這個就看各人自己的學習、師承了,看師父如何教你藏風的,從哪里入手,在哪些地方藏,怎么藏,這個就看各人自己的本事。

比如同樣是一個凹口,所在的位置不同,它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就不一樣,不是說有凹口就一定不好,也不都是這樣的,不是有凹口就一定是凹風,如果是這樣片面理解的,那就是對于太極的陰陽與虛實還沒有分清楚。所以,藏風的前提在于得水為上,只有得水為上,這個藏風才有意義。而不是先看一個地方有沒有藏聚,有沒有藏風,這個是不正確的,倘若沒有得水,這個地方沒有氣,再藏聚、再藏風都沒有任何用處。一旦明白了這個,一切陰陽二宅的營造、斷事、布局、裁剪、變化就可以做到出神入化、法無定法了,已經是一位高手。

三,乘風則散
原話是“氣乘風則散,遇界水則止。”,同樣是《葬經》里面的一句話。這第三句話正正就是可以完美地解答為什么地理學、堪輿學叫風水,不是叫水風,對了,為什么呢?這個主要是因為反過來又說,得了水之后,這個地方有生氣,可以做成陰陽二宅,可以好好裁剪了,這個地方因為有了生氣已經成立,就是太極已經形成。

既然這個氣已經形成,我們是不是就要保護這個氣,不讓這個氣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損壞,乃至于消失不見?是不是?所以,在這個氣已經得了之后,最重要的事反過來就是要盯緊這個風,要處理好這個風。為什么要盯緊這個風,要處理好這個風呢?因為氣乘風則散,也就是說氣一旦遇到風它就會散掉,就有可能消失掉。在這個時候,風能不能處理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此,地理學才叫風水,而不是叫水風,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角度而言的,就是在得水之后,藏風次之按遞序上升的關系。上升到了最重要的層面上,所以,風后面連著的是水,不是單獨叫風,也不是單獨叫水,風水的意思就是在有水的情況下密切注意這個風,在得生氣的前提下關注這個風,這就有了風水一說。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乘風呢?這個上面又接著有一句話,那就是遇界水則止。你看先賢著書立說從來都很嚴謹的,有散就有止,如何止呢?就是遇界水則止,就是說要令到氣不乘風停下來、止住就是要通過水,通過界水,這就是最好的辦法、方法。這也是一切古今風水學里面各種各樣化煞的核心原理、也是根本出發點,無一不是依據這個界水則止而形成的。

說到這里,你就明白黃河、長江起的巨大作用了吧。這也是為什么自古到今,古人在創造一個城市,乃至于安立一個家庭的時候,很重視有沒有這個水系,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這個了。

說到這里,你就終于看明白,為什么古時候傳下來很多的建筑里面周圍或前面必定有很大的一張或多張池塘的原因了吧?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了不讓氣乘風,要使它成為界水,背后都是為了保護這一口生氣。

因此,無論一個陰陽二宅的布局、裁剪看起來多么的神秘,比如哪里多了一個窗很奇怪,哪里多了一個井很特別,你只要回歸到這個風與氣與水的角度來考慮,就一定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風水學其實并不神秘,只不過,因為風水學形式的多樣性、豐富性而顯得五花八門,讓人覺得神乎其技罷了。

所以,要學好風水,要做好風水,就是要處理好風和水的關系,這是最為關鍵的地方。無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做什么樣的變化,或者是多么高深莫測的理論,根本上都是從處理風、處理水的這個角度出發而言的,真正的高手也是一看便知有沒有、對不對,說來難也不難,易也不易,還是要得法,得了其中的心法、竅門,自然就能得心應手。

這個就是風水。

文:震乾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