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專家:中共在非洲狂建港口 背後是陷阱 [列印本頁]

作者: Tzuyu    時間: 2025-6-14 12:31:32     標題: 專家:中共在非洲狂建港口 背後是陷阱

媒體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6/13/n14530901.htm
 
圖為非洲國家吉布提的吉布提港的一個貨櫃碼頭。(Simon Maina/AFP/Getty Images)

更新 2025-06-14 6:41 AM

【大紀元2025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易如採訪報導)2025年度「中非合作論壇」近日在中國召開,陸媒同步報導宣揚中共席捲非洲的港口基建狂潮,令外界一窺中共在非洲的影響力及戰略布局。專家分析認為,這背後是中共對非洲的資源掠奪、環境破壞,並且令非洲國家陷入債務陷阱和主權憂患。

中共在非洲狂建港口 還拿下最好港口的運營權

6月11日,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暨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登場。

陸媒同日刊文報導中共在非洲狂建港口如「下餃子一樣」,還自詡是發揮了中共「基建狂魔」的特長。

據該文介紹,到2025年,在非洲231個運營的商業港口中,有78個港口(位於32個國家)有中共企業參與,包括建設、融資或運營,占比三分之一。

而中共參與最多的港口項目主要集中在西非,共35個。此外,東非還有17個,南部非洲有15個,北非有11個。

除建設外,中共提供融資,並透過投資方式獲得運營權。目前,中共對10個非洲港口擁有經營特許權。

例如,中共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透過其全資子公司,獲得了多哥洛美集裝箱碼頭公司50%的股權,並以此取得對洛美港(Port of Lome)的運營權。洛美港是西非唯一的優良深水港。

承建了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Lekki Deep Sea Port)的中共港灣工程公司還獲得了該港口54%的股權和16年的運營權。萊基港也是西非最大的港口之一。

中共在非洲建港口 為滿足其對資源和貿易的需求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共國企在非洲不單只建港口,還打造配套的鐵路、公路跟工業園,形成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物流。

他說:「這是為了滿足中共『一帶一路』戰略,也是服務於北京要改變世界、獲取資源跟對外貿易的需求。」

非洲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礦產資源(包括稀土)和豐富的化石能源。

黃大衛指出,中共尤其在西非密布港口建設,就是因為西非和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面向北大西洋,這對中共從非洲運出油氣和礦產極為重要。

此外,非洲的東南西三面分別被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圍,因此中共在整個非洲的港口布局可以「強化中共的全球航道,特別是對霍爾木茲海峽和曼德海峽一帶的戰略影響力。」黃大衛說。

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是伊朗和阿聯酋之間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Bab el-Mandeb Strait)連接紅海和亞丁灣。這兩個海峽對全球貿易和能源運輸都是至關重要的。

中共對非洲港口還有經濟、外交與軍事的複合需求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對非洲港口有經濟、外交和軍事的「一箭三雕」的需求。

「經濟部分包括出口成品,進口原物料如礦產,包括一些稀有金屬,鎳等,非洲還有銅礦。」

蘇紫雲說:「這是個複合式的綜合戰略,是橫跨經濟、外交跟軍事未來的需求,有投資就會形成這些國家向北京的借貸關係,這種借貸關係又會強化中共在外交上的實質影響力,那未來又可以進一步地把港口轉化成中共海軍可以停泊跟補給的基地了。」

黃大衛也提到,中共對非洲的港口戰略不僅是經貿投資,更是長線的戰略布局和「軍民兩用的布控」,「結合了資源獲取、貿易體系的高度綁定,和掌控安全通道等多個層面,會對非洲局勢和全球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共「基建狂魔」給非洲帶來債務陷阱和主權憂患

蘇紫雲表示,中共在非洲狂建港口的舉動,一方面是為了「擴增北京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削弱美國的外交影響力」。

他指出,民主國家在投資的時候會考慮比較公平的權利和義務,而「北京是利用這些非洲國家急於要獲取外援的心態,讓他們掉進類似地下錢莊的債務陷阱」。

黃大衛提到,東非國家吉布提對中共的債務比例高達該國GDP的80%。

吉布提位於紅海的南入口,吉布提港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主要國際航運線的交匯處。自2017年起,吉布提港成為中共在海外擁有的唯一一處軍事基地。該港口也已成為中共「一帶一路」項目在非洲製造的「債務陷阱」的「典範」。

黃大衛表示,由於中共對港口的滲透,「使當地國家失去對關鍵設施的控制權」,這也給非洲國家帶來「主權與安全憂患」。

另外,中共與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讓這些國家「變成了單靠資源出賣的國家」,缺乏增值內容,而他們對資源的開採又帶來對生態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涉及勞工權益的社會問題。

蘇紫雲說:「這就是另外一種剝削啦。」他提到近期有很多在非洲的中資公司遭到地方武裝團隊的襲擊。他認為這是因為非洲民眾感到自己被剝削了,所以導致他們會以中資企業和中國工人為目標進行報復。

他說:「中共會在非洲遭遇很多挑戰。」

責任編輯:孫芸#
===============================================================
感想:與中共合作做基礎建設的非洲國家,通常都會陷入中共的陷阱。
作者: sos3331    時間: 2025-6-14 17:05:41

中國在非洲積極進行資源開發,雖名為合作,卻常被質疑為資源掠奪。與此同時,當中國面對外界批評時,往往訴諸「排華」論述,這種模式在歷史上亦屢見不鮮,似乎形成了一種反覆出現的外交與輿論迴圈。
作者: maze833    時間: 2025-6-15 03:07:42

現在就是讓當地老百姓
感覺被侵害呀
作者: 歷史怪物    時間: 2025-6-15 09:33:52

但這些國家基本上也沒啥選擇阿
畢竟也沒有其他歐美國家會如此大力的投資
所以橫豎都是死那不如賭一把的心態
作者: av18live    時間: 2025-6-15 12:24:39

說實話,這些國家的選擇本來就不多,畢竟願意投入資源的也只有少數幾個強國。與其裹足不前,有些國家可能更傾向於抓住機會、放手一搏。
作者: sos3331    時間: 2025-7-18 21:34:04

maze833 發表於 2025-6-15 03:07  
現在就是讓當地老百姓
感覺被侵害呀

非洲部分地區處理衝突的方式,向來直截了當。面對外來勢力長期的壓迫與剝削,當地人民的反彈往往來得迅猛而激烈。排華情緒在歷史中屢見不鮮,若中國繼續以高壓與不對等手段介入,遲早將引發新一波激烈反彈。
作者: sos3331    時間: 昨天 06:40

av18live 發表於 2025-6-15 12:24  
說實話,這些國家的選擇本來就不多,畢竟願意投入資源的也只有少數幾個強國。與其裹足不前,有些國家可能更 ...

非洲政局動盪頻繁,一旦政權更替,前朝簽署的協議往往形同廢紙。中國對此心知肚明,卻仍然大舉投入,靠的是一套簡單邏輯:沒有實質建設,就無從追查貪污,自然無需承擔問責風險。反正投資的是國家資金,虧了也是帳面損失;只要能換來外交籌碼與資源通道,所謂契約精神根本是次要考量。在某些非洲政商圈內,「能撈就撈」早成潛規則,雙方心照不宣,互取所需。
作者: 恐怖惊悚異想症    時間: 7 小時前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H58FP_PEg[/youtub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2Hi4x544I[/youtube]

商港VS軍港...怎麼選...很難嗎...
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啥都能...厲害厲害...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