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伊朗國家電視台的攻擊是否違反國際法,需根據國際法的相關原則與條約進行分析,特別是國際人道法(IHL)和聯合國憲章。以下是對此問題的逐步分析:
### 1. **國際人道法(IHL)的適用性**
國際人道法適用於武裝衝突,包括國際性武裝衝突(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根據《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特別是1977年的第一附加議定書),以下原則可能與此事件相關:
- **區別原則**(Distinction):交戰方必須區分軍事目標與平民目標。只有軍事目標可以合法攻擊。伊朗國家電視台(IRIB)若僅作為民用媒體機構,則屬於受保護的平民目標。然而,若其被用於軍事目的(如傳播軍事指令或宣傳煽動戰爭),則可能被視為軍事目標。以色列國防軍聲稱該電視台被用作「軍事通訊中心」,若此說法經證實,可能為攻擊提供合法性。[](https://x.com/dajiyuan/status/1934751989063356468)
- **比例原則**(Proportionality):攻擊軍事目標時,造成的平民傷害或附帶損害不得與預期的軍事利益不成比例。若攻擊電視台導致大量平民傷亡或破壞,且軍事利益不足以正當化此損害,則可能違反比例原則。目前公開資訊未提供具體傷亡數據,因此難以判斷是否符合比例原則。
- **必要性原則**(Military Necessity):攻擊必須對實現合法軍事目的必要。若以色列能證明攻擊電視台對削弱伊朗軍事能力有直接且必要貢獻,則攻擊可能被認為合法。
### 2. **聯合國憲章與使用武力的合法性**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2(4)條,會員國應避免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除非符合以下例外情況:
- **自衛權**(第51條):若以色列認為伊朗對其構成「武裝攻擊」或即將發動攻擊,則可援引自衛權進行先發制人或報復性攻擊。然而,自衛行動必須符合必要性和比例性,且需向聯合國安理會報告。公開資訊顯示,以色列於2025年6月13日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包括針對核設施和軍事目標,但未明確證實攻擊電視台是否基於自衛理由。[](https://news.tvbs.com.tw/world/2901200)[](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5yk155016zo/trad)
- **安理會授權**:聯合國安理會可授權使用武力,但目前無證據顯示此次攻擊得到安理會批准。
### 3. **針對媒體機構的特殊保護**
根據國際法,新聞媒體和記者通常受平民保護,除非其直接參與敵對行動。例如,1977年《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第79條規定,記者在武裝衝突中應被視為平民,受到保護。然而,若媒體機構被用於軍事目的(如傳播軍事指令或情報),則可能失去保護。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稱此次攻擊為「戰爭罪行」,表明其認為電視台為民用目標,但以色列則聲稱其有軍事用途。[](https://x.com/europechinese/status/1934668468105957762)[](https://x.com/dajiyuan/status/1934751989063356468)
### 4. **核設施的攻擊與國際關注**
聯合國秘書長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對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表示強烈關切,強調核設施「絕不應被攻擊」,因為這可能對核安全、保障及地區和平構成嚴重影響。雖然電視台本身非核設施,但其作為攻擊目標之一,可能被視為衝突升級的一部分,加劇國際法爭議。[](https://x.com/UN/status/1933630808113504627)[](https://x.com/UN/status/1933503593895633384)
### 5. **當前資訊的局限性**
目前公開資訊不足以做出明確結論:
- 以色列聲稱電視台被用於軍事目的,但未公開具體證據。
- 伊朗稱此為「戰爭罪行」,但未提供證據證明電視台純粹為民用設施。
- 缺乏關於攻擊造成的平民傷亡或附帶損害的詳細數據,難以評估比例原則。
### 結論
以色列攻擊伊朗國家電視台是否違反國際法,取決於電視台是否被用於軍事目的,以及攻擊是否符合區別、比例和必要性原則。若電視台確實被用作軍事通訊中心,且攻擊符合國際人道法原則,則可能被認為合法;反之,若其為純民用目標或攻擊造成過度平民傷害,則可能違反國際法。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聲明顯示對衝突升級的擔憂,但未明確判定此次攻擊的合法性。[](https://x.com/UN/status/1933630808113504627)[](https://x.com/europechinese/status/1934668468105957762)
由於資訊有限,建議參考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的後續調查報告,以獲取更全面的事實基礎。若需進一步分析特定國際法條款或案例,請提供更多細節,我可深入探討。
根據國際刑事法院(ICC)和其他國際機構的公開資訊,以下是目前因戰爭罪、反人類罪或其他國際罪行被通緝的知名人士清單,截至2025年6月17日。請注意,這份清單可能不完整,因為通緝名單可能隨時間變化,且部分資訊可能因調查進展或政治因素而不公開。
### 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名單中的主要人物
1.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 **身份**:以色列總理
- **指控**:2024年11月,ICC發出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衝突中涉嫌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包括謀殺、迫害和以飢餓作為戰爭武器,作為對加沙平民的「廣泛且系統性攻擊」的一部分。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https://peoplesdispatch.org/2025 ... welcomed-in-europe/)[](https://x.com/NiKiTa_32156/status/1792532467863445676)
- **現狀**:內塔尼亞胡否認指控,稱ICC的逮捕令為「反猶太主義」。他目前未被逮捕,繼續擔任以色列總理,並於2025年4月訪問匈牙利,該國宣佈退出ICC以避免執行逮捕令。 [](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5/ ... -welcome-in-europe/)[](https://peoplesdispatch.org/2025 ... welcomed-in-europe/)
- **備註**:匈牙利等部分歐洲國家表示不會執行ICC逮捕令,引發國際爭議。
2. **約瑟夫·科尼(Joseph Kony)**
- **身份**:烏干達「聖靈抵抗軍」(LRA)創始人及領袖
- **指控**:2005年,ICC發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36項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包括謀殺、強姦、招募童兵、性奴役、強迫婚姻等。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現狀**:科尼是ICC在逃時間最長的通緝犯之一,據信藏匿於南蘇丹與剛果邊境地區。2024年,ICC決定允許對其進行缺席審判,預計於2025年9月開始。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備註**:科尼領導的LRA在烏干達北部造成數萬人死亡,200萬人流離失所。
3. **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
- **身份**:前蘇丹總統
- **指控**:2009年和2010年,ICC發出逮捕令,指控其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犯有戰爭罪、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包括謀殺、滅絕、強行遷移、強姦等,估計造成30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https://www.icc-cpi.int/defendants)
- **現狀**:巴希爾於2019年被蘇丹民眾起義推翻後被監禁,但未被移交至海牙。2023年4月,據報導他從監獄轉移至軍事醫院,現狀不明。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備註**:蘇丹政府拒絕配合ICC,稱其為「新殖民主義法庭」。
4. **阿里·庫沙伊布(Ali Kushayb)**
- **身份**:蘇丹達爾富爾地區「金戈威德民兵」(Janjaweed)領袖
- **指控**:被控謀殺、酷刑、搶掠和強姦等戰爭罪及反人類罪。 [](https://www.euronews.com/2015/07 ... es-against-humanity)
- **現狀**:庫沙伊布於2020年向ICC自首,目前正在海牙受審。
### 其他國際或地區通緝人物
1. **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
- **身份**:俄羅斯總統
- **指控**:2023年3月,ICC發出逮捕令,指控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犯有戰爭罪,特別是非法轉移烏克蘭兒童至俄羅斯,構成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https://www.voanews.com/a/fact-c ... kraine/7087382.html)
- **現狀**:普京仍在俄羅斯掌權,俄羅斯不承認ICC管轄權,拒絕配合。根據歐洲官員說法,只要普京仍是總統,ICC不會對其進行缺席審判。 [](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 ... tia-while-president)
- **備註**:烏克蘭當局稱俄羅斯綁架超過12.1萬名烏克蘭兒童,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譴責此行為為種族滅絕形式。
2. **瑪麗亞·利沃娃-別洛娃(Maria Lvova-Belova)**
- **身份**:俄羅斯兒童權利專員
- **指控**:與普京一同被ICC指控,涉嫌參與非法轉移烏克蘭兒童。 [](https://www.voanews.com/a/fact-c ... kraine/7087382.html)
- **現狀**:仍在俄羅斯任職,未被逮捕。
3. **海巴圖拉·阿洪扎達(Haibatullah Akhundzada)**
- **身份**:塔利班最高精神領袖
- **指控**:ICC檢察官於2024年申請逮捕令,指控其在阿富汗迫害婦女,構成反人類罪。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現狀**:申請尚未被ICC法官批准,塔利班稱指控「缺乏法律依據且帶有政治動機」。
4. **敏昂萊(Min Aung Hlaing)**
- **身份**:緬甸軍政府領袖
- **指控**:ICC檢察官申請逮捕令,指控其對羅興亞人(主要為穆斯林少數族裔)犯有反人類罪,包括迫害和強行遷移。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現狀**:申請仍在審查中,緬甸當局未回應。
### 已死亡或不再通緝的人物
- **穆罕默德·迪亞布·易卜拉欣·馬斯里(Mohammed Deif)**
- **身份**:哈馬斯軍事領袖
- **指控**:被控在2023年10月7日起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中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 **現狀**:2025年2月26日,ICC因其死亡終止訴訟程序。[](https://www.icc-cpi.int/defendants)
- **馬哈茂德·維爾法利(Mahmoud al-Werfalli)**
- **身份**:利比亞軍事指揮官
- **指控**:被控在2016-2017年間處決33名囚犯,構成戰爭罪。
- **現狀**:2021年3月24日在班加西被槍殺,ICC訴訟終止。[](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 ... onal_Criminal_Court)
### 注意事項
- **資訊局限性**:ICC通緝名單中的人物多為公開案件,但其他國際或國內法庭(如聯合國特別法庭或國家法庭)可能有更多未公開的通緝令。此外,某些通緝犯可能因政治保護或藏匿而難以追捕。
- **ICC管轄權爭議**:部分國家(如俄羅斯、以色列、蘇丹)不承認ICC管轄權,導致逮捕令執行困難。例如,匈牙利退出ICC以避免逮捕內塔尼亞胡,顯示國際法執行中的政治障礙。[](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5/ ... -welcome-in-europe/)[](https://peoplesdispatch.org/2025 ... welcomed-in-europe/)
- **其他來源**:根據維基百科,還有一些歷史上的戰爭罪通緝犯名單(如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的通緝犯),但多數已結案或嫌疑人死亡。[](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 ... _war_crimes_charges)[](https://en.m.wikipedia.org/wiki/ ... _war_crimes_charges)
### 結論
目前被ICC通緝的知名人物包括內塔尼亞胡、科尼、巴希爾、庫沙伊布、普京、利沃娃-別洛娃等,另有阿洪扎達和敏昂萊的逮捕令申請待審。這些案件涉及戰爭罪、反人類罪及種族滅絕罪,涵蓋加沙、烏干達、蘇丹、烏克蘭、阿富汗和緬甸等衝突地區。由於國際政治和管轄權限制,許多通緝犯尚未被逮捕。若需更詳細的個人案件分析或最新進展,請提供具體要求,我可進一步查詢或深入探討。
**來源**:
- [](https://consortiumnews.com/2025/ ... -welcome-in-europe/)[](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 ... onal_Criminal_Court)[](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 ... s-large-2024-05-21/)
- 國際刑事法院官網(www.icc-cpi.int)
- 聯合國及人權觀察報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