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鴨嘴獸靠「外掛荷爾蒙」分公母 哺乳動物界唯一例子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2025-6-28 09:28:14
標題:
鴨嘴獸靠「外掛荷爾蒙」分公母 哺乳動物界唯一例子
2025-6-28 09:27:35 上傳
下載附件
(31.55 KB)
2025-6-28 09:27:51 上傳
下載附件
(51.08 KB)
澳洲特有的鴨嘴獸(如圖)被捧在手中,其性別決定機制有重大發現,科學家揭露其關鍵基因與魚類和兩棲類更為相似。
(路透資料照)
鴨嘴獸一向以奇特聞名:牠們不只會下蛋,還有鴨喙與毒刺,如今連「怎麼分公母」這件事,也再次顛覆哺乳類的演化常識。根據《科學警報》(ScienceAlert)報導,澳洲研究團隊破解了困擾學界數十年的謎題,證實鴨嘴獸與其近親針鼴的性別,竟是由一種與魚類和兩棲類相似的基因控制,而非哺乳動物普遍仰賴的SRY基因。
這項研究已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期刊,由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主導,並有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蒙納許大學及庫蘭賓野生動物保護區參與。研究指出,鴨嘴獸與針鼴為現存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類群「單孔目」(monotreme),牠們與爬蟲類有許多共同特徵,包括以卵生繁殖,以及擁有多達10條性染色體(組成5對XY)。
在人類與大多數哺乳動物體內,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負責啟動睪丸發育,決定胚胎性別。然而單孔目的染色體組合與一般哺乳類大相逕庭,過去又無法在其Y染色體上找到SRY,導致其性別決定機制成為生物學一大謎團。
2008年科學界首次解碼鴨嘴獸的基因組,但因樣本來自雌性,無法提供Y染色體資訊。直到2021年,科學家取得包含多條Y染色體的鴨嘴獸與針鼴基因組,並鎖定一個名為「抗穆氏管荷爾蒙」(anti-Muellerian hormone, AMH)的基因,作為性別決定候選者。
最新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其中一條Y染色體上,AMH發展出一個特化版本AMHY,扮演雄性發育的關鍵角色。實驗證實,AMHY會在胚胎早期於睪丸組織中被啟動,啟動時間與部位皆吻合性別分化過程,顯示其確為鴨嘴獸的「性別開關」。
令人驚訝的是,與SRY不同,AMHY並非作用於DNA,而是透過細胞表面訊號,間接調控下游基因表現。這種以「荷爾蒙」決定性別的機制,在哺乳動物中屬首見,卻與部分魚類和兩棲類的性別分化方式如出一轍。
研究第一作者、阿得雷德大學比較基因體實驗室雪溫(Linda Shearwin)博士表示,這項基因改變應發生在約1億年前,當時正是現今鴨嘴獸與針鼴的共同祖先分化之際。未來研究團隊將持續探索AMHY與其X染色體對應基因AMHX的作用差異,進一步釐清單孔目獨特性別系統的運作原理。
資料來源 :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78760
附件:
rwd_ltnlogo.png
(2025-6-28 09:27:35, 31.55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4ODAxNjN8NzFkYzQxNWN8MTc1MzEyMjQ4MnwwfDA%3D
附件:
鴨嘴獸A 5078760_1_1.jpg
(2025-6-28 09:27:51, 51.08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4ODAxNjR8NmE3YjUyOGJ8MTc1MzEyMjQ4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