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孩童吃藥後像中邪? 醫揪竟是「這些藥物」副作用 [列印本頁]

作者: 我是分身    時間: 3 天前     標題: 孩童吃藥後像中邪? 醫揪竟是「這些藥物」副作用

孩童吃藥後像中邪? 醫揪竟是「這些藥物」副作用

大人和小孩都有可能出現EPS,服用藥物時,應特別注意觀察身體反應;若出現任何異常,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1名孩童因感冒就醫,服藥後卻出現一連串異常反應,家中長輩一度懷疑遇到「髒東西」,全家也陷入恐慌。家長不敢大意,立刻帶孩子前往急診。經急診醫師評估,懷疑是「錐體外症狀」(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這是一種常見於抗精神病和抗噁心等藥物副作用的神經反應,所幸經治療,孩童症狀與情緒也逐漸緩解、回穩。

彰濱秀傳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於臉書專頁「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發文分享,友人小孩因感冒就醫,未料服藥後竟出現一連串異常反應,包括:臉部肌肉不自主抽動、頻繁吐舌、走路搖晃不穩;情緒也變得躁動不安、時而哭鬧等,因此嚇壞全家人。經急診就醫,醫師揪出可能是服藥引起的錐體外症狀,治療後症狀逐漸緩解,情緒也回穩。

EPS症狀類似巴金森氏症

洪正憲表示,錐體外症狀(EPS)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副作用,症狀類似巴金森氏症,常見於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和抗噁心藥物。它可能表現為肌肉僵硬、顫抖、不自主的肌肉運動、眼球上吊、眼球歪斜、歪嘴、歪頭、舌頭外吐等症狀,臨床上可透過服用或注射抗膽鹼藥物來改善這些症狀。

3大類別藥物易引起EPS

洪正憲進一步說明,如果出現疑似EPS狀況,可能需要調整藥物使用,或添加其他藥物來控制這些副作用。至於容易造成EPS的藥物,大致有以下3類別: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Haloperidol、Chlorpromazine,這些藥物對多巴胺受體的阻斷作用較強,往往容易引起EPS。

●止吐藥物:例如:Metoclopramide,這種藥物透過抑制腦中的多巴胺受體,以達到抗噁心的效果,但同時可能也會引起EPS。

●其他藥物:某些抗抑鬱藥(如SSRIs)和抗高血壓藥物(如CCBs),甚至是眩暈藥Flunarizine,也可能引起EPS。

洪正憲叮嚀提醒,大人和小孩都有可能出現EPS,所以在服用藥物時,應特別注意觀察身體反應;若出現任何異常,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來源:自由健康網

附件: 0-6.jpg (3 天前, 90.57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c5NjA3MDl8YjM3M2NhNWZ8MTc1MTg0MzQ4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