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並非是他杞人憂天,許多學者也認同中國的發展模式可能如電動車、太陽能板一樣,同樣幫助機器人取得市場優勢。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情境機器人研究所的所長 Henrik I. Christensen 更是直接表明,「我毫不懷疑,中國正在贏得人形機器人競爭」。
不過 TrendForce 認為,美國專精在 AI 訓練,且在人形機器人的晶片也有高通、NVIDIA 等廠商布局,產品涵蓋雲端到終端、運算能力可達 150TOPS,美國的機器人 AI 生態圈較完整。目前人形機器人與其他機械產品最大差異在於 AI 技術,核心關鍵在於演算法與數據,這正是中國短時間內難以完全複製的部分。
美企優勢在 AI 大腦,黃仁勳料自駕車將成為機器人首波主要商業應用
大摩指出,在主管機器人「大腦」的 AI 技術方面,美國企業仍更勝一籌。例如,NVIDIA 先前推專為人型機器人打造的 Project GR00T 基礎模型、Isaac 機器人平台,以及仿真平台 Omniverse 建構生態,皆展現出軟硬體整合的優勢。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NVIDIA 擁有許多成長機會,AI 和機器人是兩大機會,並擁有數兆美元的成長機會。而他預期,機器人是 NVIDIA 在 AI 之外最大的潛力成長市場,自駕車將是該技術第一個主要商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