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式 AI (Agentic AI)一般指的是可自主決策的人工智慧,系統透過感測器的感知、形成對環境與條件的
理解,運用已知的條件進行決策的判斷;代理式 AI 目前多應用在虛擬客服、商業自動化、工業製造、機器
人等領域,而汽車的駕駛輔助系統也類似於代理式 AI。
目前絕大多數的高階駕駛輔助系統(Level 2 系統),採用的是類似於代理式 AI 的模式,偏重於
感測環境、針對環境條件進行決策,例如偵測到前方車速降低,而我方車輛進行減速這類的決策。
而生成式 AI 則是透過使用者輸入提示,系統運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模式,產生新的內容,新內容可以
是圖像、文字、音樂、程式碼等等類型。生成式 AI 常見於聊天機器人,如 Chat GPT、Copilot、Gemini
等等的 AI 模型。基本上,代理式 AI 與生成式 AI 是異質 AI,是不同種類的 AI 模型。
Bosch 在 2025 Tech Day 推出的概念,是將原有駕駛輔助系統,再融合生成式 AI 的技術,Bosch 在簡
報內以「ADAS GPT」稱之。事實上,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駕駛系統的開發與研究,並非新鮮事,而 Bosch
的起步更早、並可依據模組化進行開發,同時也已經具備準商業化的程度。
生成式 AI 系統,擁有自動辨識、標籤、認知、學習的能力,並且可依
序列出當下最需要處理的風險因子,將其提供給 ADAS 系統進行處理。
換言之,生成式 AI 能夠提供駕駛系統「預測」的能力,生成式 AI 透過感測器(鏡頭/雷達)接收車輛前方
的路況之後,進行解讀/標籤/分析,然後預測接下來的車況與路況會是如何,並給予系統建議的策略。就
像是回到文章的一開頭,生成式 AI 系統持續分析前方路況的樣態,可以說大大提升了駕駛輔助系統的擬
人性。
Bosch 已於特定市場/地區,開展新的 AI 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系統的測試,並稱其為 Level 2++系統。
導入 AI 智慧的 Level 2++系統展示
Bosch 在斯圖加特的展場,提供了 3 輛展示用車輛,分別是搭載生成式 AI 展演的 VWCV ID.Buzz、
高階自動駕駛輔助版本的「星途 Sterra ET」,以及入門系統版本的 Land Rover Defender。
ID.Buzz 上搭載的生成式 AI 系統展示,就是透過一具螢幕,將 AI 系統正在解讀/分析的路況與車況,以
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每次的分析中,生成式 AI 都會給予建議或策略,作為主系統的決策依據之一。當
然,未來這套系統若正式量產,螢幕上所看到的文字都會轉化為系統內部的指令碼,文字化只是讓我們人類
理解系統當下所掌握的狀況。
ID.Buzz 上搭載的生成式 AI 系統展示,就是透過一具螢幕,將 AI 系統正在解讀/分析的路況與車況,
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每次的分析中,生成式 AI 都會給予建議或策略,作為主系統的決策依據之一。
這套系統可透過 OTA 連線的方式實現模型的更新,或是學習數據的分享,當然也支援離線運作。此系統目前
尚在研發階段,還未有量產車已經搭載這套生成式 AI 系統。而經過實際的體驗下來,系統可以明確的辨識號
誌、行人、腳踏車、標線、車輛,並且按照擬人化的邏輯、依照風險程度的高低,依序列出來,並提供預測的
判斷,協助車輛的駕駛輔助系統做出正確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