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市場審慎樂觀。研調機構 DIGITIMES 分析,人形機器人短期內雖然仍無法大規模普及,預估今年僅占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比重 0.2%,但到 2030 年比重可望擴增至 2%,隨著 AI 技術快速成熟與人力短缺加劇,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全球產業鏈下一階段競逐的制高點。
輝達 AI 晶片重要晶圓代工夥伴、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預期,今年和 2026 年人形機器人要扮演產業成長要角「還太早」,因為設計開發比較複雜,不過他引述客戶談話內容,人形機器人商機將大於電動車 10 倍,未來成長可期。
台廠積極與輝達合作,布局機器人自動化軟硬體整合應用。鴻海先前表示,與輝達合作開發機器人關鍵技術,已推出完整機器人製造平台。外媒透露,鴻海與輝達討論在美國德州休士頓新廠布建人形機器人,用以製造輝達 AI 伺服器。
正崴旗下子公司星科國際(Sync Robtic)採用輝達 Isaac GR00T N1 模型,開發 AI 機器人平台方案;新漢以輝達 Jetson AGX Orin 平台為基礎,開發 AI 機器人控制器,整合自研即時作業系統。
3D 視覺與機器人技術供應商所羅門採用輝達 Isaac Manipulator 機器人創新技術,將解決方案整合至輝達 Isaac 機器人平台,提升機器人搭配視覺的運動規劃及控制。3D 視覺感測技術開發商立普思也與輝達合作機器人自動化領域,包括在機器人模型 Isaac、工廠自動化、機械手臂、AI 工廠數位孿生 Omniverse 平台等應用。
台廠也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精密零件機械加工廠宇隆諧波減速機產品預期 2026 年逐步出貨,主要提供歐美客戶採用,宇隆並開發人形機器人手指應用微型行星減速機、旋轉致動器用諧波減速機和擺線減速機等,未來規劃布局 AI 機器人一體式電驅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