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籐編 保存者:程精鈞 [列印本頁]

作者: 鈞蝦逵人    時間: 6 天前     標題: 籐編 保存者:程精鈞

籐編 保存者:程精鈞


類別:傳統工藝  級別:傳統工藝  種類:編織

保存者:程精鈞

認定理由

1.藝術性:作品形狀花紋造型頗有藝術價值
2.特殊性:採螺旋編法,輕盈堅固、實用,有其特殊性。
3.地方性:其技法師承張憲平,承原住民工藝元素及南洋風格。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藤編」是臺灣傳統手工藝,多用來製作日用品。清代由於臺灣封山政策,限制漢人入山開墾,使用藤材多為山區原住民,漢人僅購買原住民製作的藤籠加工使用。早期嘉義山區原住民使用黃藤與藤皮編製器物,大多應用竹藤作為盛物籃、編織背簍等。少部分會用於屋舍的建材,以竹子做為屋舍的結構材料,以藤為屋舍綑綁結合材料。日治時期日本人對臺灣山林進行資源開發,藤材變得容易取得,開始以藤為主要加工對象的產業經濟活動。1890至1920年代嘉義發展出現了「竹細工」的技術,後來引進日本藤編技術,主要生產藤編行李箱的藤細工產業。在嘉義廳保護獎勵下設立「嘉義竹器製造傳習所」,招收學徒傳習相關產業,並擴大推廣竹材使用 。1960年至1970年間,竹器業者開始設立工廠,專事外銷生產。產品以籃、盤類為主,竹器業者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此時期設立。不過,手工編織仍佔大部份。臺灣從1970年代開始逐漸進口藤材,直至1980年代國外藤材禁止出口,臺灣藤業開始下滑,大量倒閉。1990年代臺灣藤產業有三分之一業者完全本地製造生產,三分之二是進口印尼半成品加工生產,或是全進口成品販賣 。

「藤編」技藝保存者程精鈞1962年出生於嘉義縣番路鄉。1987年程精鈞在桃園工作,閱讀民生報時看到藤編工藝師張憲平的展覽作品,因而萌生想學習藤編的興趣。在記者引介下程精鈞向張憲平拜師,學藝四年後,於1992年參加全省美展評選第三名嶄露頭角。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附件: 23.png (6 天前, 418.57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xODExMjB8Yjg4YmQ2MDh8MTc1Mzg1MzkzN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