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常樂我淨」&「苦空無常」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2025-8-2 00:43:09     標題: 「常樂我淨」&「苦空無常」

「常樂我淨」&「苦空無常」

「常樂我淨」稱為涅槃四德,此乃悟道後所證得的一個「永恆、安樂、自在、清淨」的涅槃境界;相對於此,凡夫眾生因為業報感生的有漏世間,是個「苦空無常」、充斥著種種苦患與缺陷的世界。

學佛修行,就是希望從「苦空無常」的憂惱此岸,安度到「常樂我淨」的涅槃彼岸。這中間的過程,依照經典說法,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之實踐,通過「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修行來「培福增慧」,一旦「福慧圓滿」,自能「證悟成佛」。

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誠所謂「佛道長遠」;在漫長、悠遠的「成佛之道」上,首先必須要肯定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所以要「正見有聖有凡」。也就是說,我們要相信「眾生皆有佛性」,要肯定有個「佛道」可成,否則又何須辛辛苦苦的學佛修行呢?正因為「人人皆有佛性」,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性能,因此成佛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如法修行,最終都能成佛。

除了肯定「佛性」,相信有個佛果可證的「聖者」境界之外,同時還要認清「凡夫」所處的「世間實相」,如此才能坦然面對,繼而從佛法裡找出對治之道,透過生活的佛法實踐,開發出超越生死的智慧;這就如同一個人生了病,一定要接受生病的事實,繼而找出病因,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所謂「世間實相」,就是世間是「有漏」的,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我人的色身心念等,都是「四大」因緣和合所生起。因緣所生的世間萬法,隨著「緣生」而有,自然也會因為「緣滅」而散,於是在因緣生滅的無常變化下,世界有成住壞空,心念有生住異滅,色身有生老病死,乃至人事有聚散離合等種種的無奈與痛苦,正如《成佛之道》說:「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何處是依怙?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

有漏的世間並不究竟,也不圓滿,此中尤以「生死」是人生最大的苦患。所謂「有生必然有死」,人生世間,之所以會有「眾苦逼迫」的感受,主要就是我人的色身有「生死」問題。因為有「生」,為了生活,就必須百般奔波營求,不但要克服外在環境加之給我們的種種艱難困苦,還要突破內在心靈上的諸多橫逆挫折;因為有「死」,一旦生命走到盡頭,不但亡者要獨自面對死後未知的世界而驚恐憂懼,尤其要忍受「四大離散」、如龜脫殼般的巨大苦痛,乃至家人眷屬也會因為親人的永別而悲傷難過。

可以說,生死是人生最難忍受的痛苦,生死也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因此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脫死」;自古禪師們「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就是為了要「了生脫死」。

(星雲學說的立論根本)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