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太上感應篇》開示:想要趨福避禍?需要做到這3點......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2025-8-5 00:46:56     標題: 《太上感應篇》開示:想要趨福避禍?需要做到這3點......

《太上感應篇》開示:想要趨福避禍?需要做到這3點......

道教對於個體生命的最終歸宿,有一個根本的目標取向,即成仙。何謂“仙”?按我的理解,“仙”就是一種最迴歸本原的生命狀態,而這個本原就是“道”。這樣的美好生活,我想每個人都十分嚮往。

誠然,很多方法都可作爲成仙的途徑。但相對適應普通民衆生活的途徑是《太上感應篇》指出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感應篇》全文不過千餘字,而對如何做到趨福避禍,則提出了種類、時間數量、獎懲三大標準。

《感應篇》中對可招致福禍的善惡種類作了詳盡的劃分。全文共提出二十六條善行和一百七十條惡行,從治國平天下到人倫道德,從敬畏神靈到生活起居,可以說是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感應篇》中對很多瑣碎的個人生活習慣都作了善惡的衡量,這也說明了道教與人民生活的緊密結合。

所以,既想成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多注意,因爲善惡之事,就在一念之間!


時間和數量

宗教在教化人們行善棄惡的同時,也總會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這方面,道教就顯得尤爲細緻。翻開《太上感應篇》,有這樣的一些文字: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善惡的時間和數量標準,清晰明瞭,躍然紙上。用具體的時間和數量來衡量善惡,實際上是為了突出一種催促人們及時通過行善棄惡來修道成仙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道教從來不是消極避世的,而是充滿了對日常生活的熱情、關注和責任。

獎懲

《太上感應篇》開篇就進行了明確的描述: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神靈是整個道教善惡體系中的裁判官和決定者。道教提倡的人神關係,其實是一種頗具現代感的契約關係,《太上感應篇》就是用太上道君的名義來闡述這種關係,正所謂“天人感應、因果承負”。


《太上感應篇》給了我們“趨福避禍”這個答案。其列舉的善惡行爲,實際是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給我們的人生指出了一條正確道路。對於健康生活的人們來說,《太上感應篇》是提振生活信心的明燈。而對於被不良心態控制的人們來說,《太上感應篇》又是治療心理頑疾的良方。

做到勸善滅惡,個人身心的和諧才能達成,個體生命自然更有意義。

任何一部道教經典都會傳遞一種信念,《太上感應篇》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對生活細化的標準,也是一份對生活的強烈關注。我們道門中人的修行,其實也是對普通生活的一種改造,使之更接近於道的標準,並要把這種無限接近於道的標準的生活向天下推廣。這就是“人人皆可成仙真”的理念。我想,弘道度人,就在於此!

*資訊來自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附件: 34-2.jpg (2025-8-5 00:46:07, 106.41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zMTIxNDl8ZjNhZmUxY2V8MTc1NTQ2Njc0MXwwfDA%3D

附件: 34-1.jpg (2025-8-5 00:46:08, 149.52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zMTIxNTB8MTFkZDJlOTJ8MTc1NTQ2Njc0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