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養好子宮抗衰老 中醫分享經痛調理關鍵 [列印本頁]

作者: 驛動的心    時間: 2025-8-5 05:16:19     標題: 養好子宮抗衰老 中醫分享經痛調理關鍵

  俗話說「養好子宮不衰老」,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子宮健康與女性的排毒、抗老和壽命息息相關。良好的子宮機能可以幫助調節荷爾蒙,促進身體代謝與免疫力。
  經血是天然排毒機制
  
  西醫認為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器官,月經則是子宮內膜剝落排出的自然生理過程,若子宮發生病變,子宮似乎可有可無。
  
  然而,中醫則強調子宮在女性生理中的重要性,它不僅關聯到「經、帶、胎、產」,更具有排毒、調節荷爾蒙與抗衰老的作用。周宗翰說,每月經血的排出,就像替身體進行一次大掃除,排出體內的老舊廢物、重金屬與發炎物質,這也與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長有關。
  經痛三類型
  
  月經是否規律、是否經痛,是評估子宮健康的關鍵。正常月經周期約為28天,經期約4~5天,經血顏色應由鮮紅轉為咖啡色,血量應適中,無過多血塊,質地不應過稠或過稀。
  
  周宗翰表示,經痛通常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原發型:因天生體質敏感,子宮容易收縮,引發疼痛。這類情況較容易緩解,可使用溫經湯或芍藥甘草茶來舒緩子宮收縮。
  
  2.續發型:常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結構異常,影響微循環。大多數情況與飲食習慣如愛吃生冷食物有關。
  
  3.發炎型:子宮肌腺症導致經血異位至卵巢,或子宮腔體形成腺瘤,月經來時便引發炎症與劇烈疼痛,這類經痛最難治療。
  
  另外,有些女性在月經來時會出現頭痛,這是體內釋放前列腺素所致。前列腺素原本用來幫助子宮收縮,但若進入腦部,則可能引發頭痛。這時中醫針灸、頭皮針或耳針可以幫助舒緩。
  經痛原因及止痛法
  
  周宗翰表示,常見的經痛成因包括以下幾類:
  
  1.飲食偏寒、愛吃冰品和生冷水果。
  
  2.三餐不定、缺乏運動,導致氣滯血瘀。
  
  3.子宮後傾,導致經血排出不順。
  
  4.骨盆歪斜,造成筋膜過度牽拉,誘發疼痛。
  
  周宗翰建議,熱敷、瑜伽、放鬆筋膜等方式,能有效改善經痛。骨盆歪斜者可以練習瑜珈中的貓式動作,幫助校正骨盆。平日也可利用食療,如杜仲燉油雞、排骨來補腎、調理體質,緩解經痛。
  
  現代人對經痛普遍輕忽,往往依賴止痛藥快速緩解,不太重視子宮保健。尤其西方女性多視經痛為正常現象,不忌口吃冰。周宗翰表示,即使細微的溫度變化,也會影響內分泌、神經及荷爾蒙。他提醒,止痛藥雖可暫時阻斷痛感,但無法根治病因。每次生理期服用止痛藥超過5顆,將大幅增加肝腎的代謝負擔,長期下去可能影響身體解毒能力。因此從根源著手,調整體質才是長久之計。
  肝脾腎與子宮
  
  周宗翰表示,中醫認為子宮健康與肝、脾、腎三大臟腑密切相關:
  
  1.肝主疏泄、調情志
  
  肝與子宮的關係最密切。中醫認為肝主導人體的情緒、內分泌與免疫調節系統。情緒波動、壓力大會造成肝氣鬱結,導致月經不規則,嚴重者可能出現子宮肌瘤、甲狀腺腫塊、乳房纖維囊腫等良性腫瘤。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飲食營養需經脾胃運化,才能轉化為氣血、養分供應子宮。經血量日漸減少,可能是脾胃運化失調所致。
  
  3.腎主生殖、藏精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腎氣自然減弱,進而影響荷爾蒙分泌與生殖系統功能。
  養宮日常秘訣
  
  周宗翰建議,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幾點,幫助養護子宮健康:
  
  1.睡眠充足:可以調節內分泌,促進身體修復。
  
  2.多運動:有氧或無氧運動相結合,也可以通過瑜伽等伸展運動,緩解筋膜緊繃情況,改善酸痛不適。
  
  3.攝取優質蛋白質:雞蛋、魚肉、有機豆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有助於提升卵巢與子宮功能。
  
  4.減少夜間水果攝取:不少水果為寒性,且多糖,晚上食用可能增加子宮負擔。
  
  5.多喝水:水分可以增加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滯血瘀。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