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等著作聞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當初開始寫作給一般讀者閱讀的書籍時,他很想知道如何透過文章來激發讀者的興趣。於是他到圖書館,集中火力找出許多科學家寫給外行人的書,並潛心閱讀後,發現那些鮮少有人閱讀的文章,其實都有一些共通點—它們都是「晦澀難解」、「徒具形式」、「充斥專業術語」的文章;而成功的文章,也都有一些共通點—它們都是「邏輯清楚」,有「生動的案例」,並且「不失幽默」的文章。
針對這個問題,有三個國際公認的研究團隊提出了解答,卻是三套截然不同的說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團隊認為「土星環是氣體」,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說是「塵土粒子」;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又說是「冰的結晶」。大家看到的應該都是同一個東西,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結果到底誰說的才對?